南通大学团队探索“爱国游”与集体记忆、国家认同之奥秘

发布时间:2024-03-31 22: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955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南通大学“思政背景下中国旅游者的自发‘爱国游’与集体记忆、国家认同机制研究”团队于近日展开深入调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多种分析工具,对“爱国游”现象进行了全面剖析。团队成员们实地走访了哈尔滨、南京等地,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揭示游客如何通过“抗战黑色旅游地”所构建的集体记忆,实现“个体认同一国家认同”的认同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游客们参观“抗战黑色旅游地”的情感动机。他们发现,这些旅游地不仅承载着沉痛的历史记忆,更成为了激发国人爱国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场所。游客们通过参观这些地方,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历史,更能够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团队成员们还运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以及AntCone语料库分析工具,对相关语篇报道进行了深入剖析。他们发现,在游客们的评论和报道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和主题都与国家认同、集体记忆等密切相关。这进一步证明了“抗战黑色旅游地”在构建集体记忆、增强国家认同感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团队成员们还通过实地考察和焦点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他们发现,随着国人身份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融合意识形态严肃性和旅游娱乐性的新文旅形式正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感悟收获栏目中,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集体记忆和国家认同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自己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他们也认识到了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爱国游”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发展“爱国游”,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未来的旅游业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传承,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形式,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期望,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表示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团队对“爱国游”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评价,认为它不仅仅是一种旅游活动,梗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具有深远文化意义的爱国教育方式。游览期间不仅可以欣赏到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还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通讯员:孙榕蔓   | 南通大学“思政背景下中国旅游者的自发‘爱国游’与集体记忆、国家认同机制研究”团队成员)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