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3-15 17:21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6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乡村振兴政策在当代农村的落实情况和发展成果,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同祖国发展紧密相连,2024年2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心系农情”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闫家沟村,以青年角度观察乡村振兴的成果,用实际行动担起时代新人之责任。

特色产业有妙用,经济发展出新方。我们来到红薯种植地,地里随处可见一片片绿油油的红薯叶,青翠欲滴,生机勃勃……漫步田埂之上,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实践伊始,大棚里的工作人员首先向我们详细解说了工具的具体用法和挖红薯时的注意事项,随后分发草帽和工具。我们撸起袖子,拿着铲子,有的用工具,还有的直接用上了手……劳动过程中,我们通过自己亲手挖红薯,采摘红薯,收获红薯,见识了红薯的生长环境,参观了今昔对比的照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来到红薯种植基地,工作人员讲解红薯特性的照片。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李怡峥 摄

随着走访的深入,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了街道办事处,与工作人员沟通了解本村的发展政策与策略,这一路走来,我们看到采摘基地、荷花园、彩虹滑道,走走停停,记录反馈,思考了很多关于这个不大的村庄的致富之路。乡村振兴要做到因地制宜,利用农村特色资源才能形成特色优势,有亮点、有新意才能提高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人来投身于乡村发展。同时,要秉承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当地的优质资源出发,一切以农民的意愿为主,综合考虑农民的利益,发展大棚种植产业,借助电商的发展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不断增强群众的经营生产意识,拓宽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图为街道办事处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当地特色产品种植模式的照片。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李怡峥 摄

未见其色,先闻其香。沿着阵阵甜香味,我们走到草莓园前,看到那红彤彤的草莓,闻到那一股甜丝丝的香味,忍不住垂涎欲滴。走访一段时间,我们也跃跃欲试,想要亲自实践一番。在草莓园负责人的指导下,我们兴致昂昂地进行采摘。我们小心翼翼地下了田,弯下腰,拔开草叶,果然看到一个红艳艳的草莓露了出来,我们顺手把它摘了下来轻轻地放进篮子里。采摘体验结束后,我们与采摘园经营者进行了现场交流,面对面交流了解了草莓采摘园运营的模式以及草莓大棚运作的相关知识。从中我们得知近年来采摘园经济遇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困境,就同质化问题、品牌特色不鲜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游走在田间地头,感受以“全域大景区、全县大花园”为目标,在发展特色产业之余,持续提升乡村美丽宜居水平,实现产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居民生活水平融合振兴,真实地体会到产业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





图为实践队员采摘草莓的照片。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李怡峥 摄

小茅屋变成了高楼,有的甚至住上了优异地段的独栋小别墅。坑坑洼洼的道路用沥青铺成康庄大道。整齐排列的绿树,覆盖着草坪的绿地,开满鲜花的花坛。村庄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无论你走到哪里,似乎都置身于一个水墨画世界中。眼下的农村已不是我们之前认识的处处泥泞、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黄土地,现如今的农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焕然一新。

此次实践虽然时间短,但是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却看到了大学生更多的用武之地,那就是投身到乡村建设事业中。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将带着本次实践的感悟与思考,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绘就时代最美画卷,实现人生价值。(通讯员 张皋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3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