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1日讯(通讯员 黄艳林)为丰富乡村精神文化供给,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近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青山逐梦 薪火传习”溪望启航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重庆巫溪县上磺镇羊桥村村委会前院坝开展文艺汇演。这场由大学生与乡村支教班携手呈现的文化盛宴,以青春之力激活乡村文化动能,为羊桥村乡村振兴注入鲜活人文因子。
图为支教班小朋友展示绘画、书法作品,黄艳林摄
本次汇演作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大学生返乡实践的重要一环,深度融合乡村文化需求与青年才艺特色。活动筹备期间,促进团成员深入羊桥村调研,挖掘乡土文化脉络,结合支教过程中与当地孩子的互动成果,打磨出涵盖民族舞、器乐独奏、情景短剧等多元形式的11个节目,力求以贴近乡村、贴近群众的艺术表达,传递文化振兴理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独唱《英雄赞歌》,黄艳林摄
演出开场,支教班小朋友与实践团成员共同演绎民族舞《民族和谐》,以灵动舞姿诠释民族团结内涵,拉开文化交流帷幕;二胡独奏《我爱北京天安门》、朗诵《童心向党》,借经典作品抒发家国情怀,唤起村民共同记忆;舞蹈串烧《翻身农奴把歌唱 + 维族舞 + 光亮》、双人演唱《世界赠予我的》,展现青年群体青春风貌,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情景短剧《稻香羊桥梦》聚焦羊桥村本土生活,以艺术化叙事呈现乡村发展变迁,引发村民情感共鸣;支教小朋友带来的手工艺作品走秀,将课堂实践成果转化为舞台创意,彰显乡村文化育人活力。此外,葫芦丝独奏《阿佤人民唱新歌》、独唱《英雄赞歌》、合唱《国家》等节目接连上演,最后以全村参与的《坝坝舞》收尾,实现舞台上下互动,凝聚乡村文化向心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羊桥村村民、支教班小朋友合照,谭皓泽摄
大学生返乡开展文艺实践,是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下的青春应答。此次汇演不仅为羊桥村带来视听盛宴,更通过“青年 + 乡村”的文化共创模式,搭建起校园与乡土的沟通桥梁。促进团成员以才艺为媒介,将专业所学融入乡村文化建设,既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又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反哺家乡、参与基层治理的使命担当。从文化传承维度看,活动挖掘并活化乡村文化元素,让本土故事、民俗内涵借艺术形式焕新;从人才培育角度,为大学生提供扎根乡土的实践场域,推动青春力量与乡村发展双向赋能。
这场汇演是重庆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缩影。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下,期待更多青年群体以文化为笔、青春为墨,书写乡村振兴的人文篇章,让文化活力成为驱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能,助力万千乡村绘就“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美好图景。(通讯员 黄艳林、图片 黄艳林、谭皓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艳林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