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年学子赴济南开展廉洁文化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1 15:04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560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学子风采

2025年7月18日至19日,山东中医药大学星河疗愈团的青年学子们走进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基层廉洁文化教育展厅,以“廉洁展馆学思悟,清风正气润初心”为主题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廉洁文化的深度浸润中感悟精神内核、传递正向价值。

溯源廉洁文化,触摸精神根脉

步入展厅,浓郁的廉洁文化氛围便包裹了成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从文化源头开启了廉洁认知的探索之旅。展厅中,“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表述格外醒目,虞舜以德治筑牢廉洁之本,开创选贤黜贪的先河,其廉洁实践被系统记载于典籍之中,成为中国传统廉洁文化的精神源头与政治伦理标杆。更具巧思的是,展厅将廉洁精神与古代建筑特征相联结,以塘沽方正的结构喻指廉洁的核心特质:如建筑棱角般不扭曲、不模糊,始终坚守原则与界限。这种从建筑形态到品行操守的联想,让“廉洁”从抽象概念变得可感可触,成员们直观体会到坚守如棱角分明的文化内核,为后续学习筑牢了认知根基。

图为团队成员在廉洁警示展区学习,了解贪腐案例以明鉴

聆听历史故事,厚植责任担当

展厅内的历史案例,让成员们对“廉洁”的理解从个人修养延伸至责任担当。团队队长为大家深情讲述了明永乐年间周新的廉洁故事:当时周新任浙江按察使,有下属送来烧鹅以表心意,周新并未直接斥责,而是将烧鹅悬挂于府衙之中,任凭风吹日晒,直至鹅肉干硬如石。府衙官吏每日见此情景,皆受警醒,此后再无人敢以礼品相赠。“为官者心有规矩如田埂,护田一丝不可松。”周新以一生清贫践行着这句话,用悬鹅警吏的小事守住了为官大节,其清风正气流传后世。这个故事让成员们深受触动:廉洁从不是孤高的自我要求,更是一种对职业、对群众的责任与担当,唯有始终坚守初心、不徇私情,才能真正赢得信任与尊重。

图为团队成员与展厅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廉洁文化传播的基层实践

驻足历史镜鉴,感悟精神传承

在“历史镜鉴”展区,一组展现古代官员清廉作风的图片让成员们久久驻足。画面中,“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诗句与古代清官画像相互映衬,阳光透过窗棂洒下,在画像上投下斑驳光影,仿佛将千年前的清廉操守带到了眼前。“青年从不是史书里的刻板记载,而是融入骨血的操守,是穿透利益迷雾的清醒,更是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种。”成员感慨道。那些静默的画面,无需过多言说,已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关于如何在纷繁世间守住内心的澄明,关于怎样以正气坚守替代利益摇摆的种子。

图为团队成员驻足观看廉洁文化展板,感受古代清廉作风的传承

走访基层群众,见证烟火间的坚守

走出展厅,星河疗愈团的学子们还走进社区,开展“您眼里的廉洁是什么”主题采访,从基层视角探寻廉洁的现实模样。“我年轻时候,社区书记走家串户都是步行,群众递杯热水都要婉拒!”一位曾在街道工作的大爷打开了话匣子,他常说:“咱手里的权是街坊给的,不能沾半点私心,现在想起来,这就是最实在的廉洁。”一位教师也分享了她的理解:“对老师来说,廉洁不是多宏大的词,就藏在讲台下的每一件小事里。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拒绝家长的不当馈赠,把心思全放在教学上,就是我们的廉洁。”这些来自烟火人间的回答,让成员们深刻领悟到:廉洁从不是某一类人的专属标签,它藏在每个职业的操守里,是社区工作者不沾群众半点私心的自觉,是教师坚守讲台纯粹的坚持,在平凡生活中生生不息。

图为展厅内廉洁文化墙,满墙“廉”字与区域地图彰显廉洁文化的地域深耕

从历史深处的清廉身影,到当下生活中普通人的朴素坚守,廉洁精神一脉相承,都在诉说着“躬行为先、清正为本”的珍贵。青年学子们也在这场实践中完成了从“被动听廉洁”到“主动悟廉洁”的转变,立志将廉洁正气融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让清风正气持续滋养青春初心,成为廉洁文化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图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在历下区基层廉洁文化教育展厅前合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