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网雅安2月29日讯(通讯员 刘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寒假期间,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党润新乡·东方红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追溯红色足迹的旅程,认识、了解、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将红色精神内化为前进的精神动力。
追忆寻迹,用脚步见证历史
2024年1月-2月,小队成员相继前往重庆渣滓洞、遵义会议纪念馆、张爱萍故居、九一八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小队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渣滓洞——铭记峥嵘岁月。重庆渣滓洞原为人工开采的小煤窑,但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见证过无数英勇事迹和悲壮场面的集中营。1月19日,团队成员到渣滓洞参观了集中营的内外两院,深刻感受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一件件文物带领队员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那个黑暗而血腥的时代。通过聆听讲解员关于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残酷镇压的介绍,了解“小萝卜头”等烈士的感人故事,团队成员无不为之动容。沿着狭窄的走廊,走进阴森的牢房,队员更亲身感受了革命者们曾经遭受的苦难与折磨,这些生动的历史画面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斗争的艰辛和不易。
图为渣滓洞看守所旧址介绍牌。 大学生云报网通讯员 马彬供图
遵义会议纪念馆——重现革命精神。1月26日,队员们来此详细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次会议纠正了左倾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长征胜利奠定基础。通过观看展览、听取讲解,团队成员们深刻领悟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的转折点作用,以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智慧和坚定信念。
图为遵义会议旧址。 大学生云报网通讯员 马浩文 郑维璇供图
张爱萍故居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是著名军事将领、政治家张爱萍的出生地。2月4日,在张爱萍故居,小队成员们参观了这位开国上将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张爱萍将军的革命生涯和卓越贡献,更加坚定了团队成员的信仰,使其深受鼓舞和激励。最后一站是九一八博物馆。一行行冰冷的字,一页页悲壮的故事,让团队成员热泪盈眶。
通过本次走访调研,团队成员李佳郑重说道:“参观完九一八博物馆,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厌恶日本军国主义的残忍和无情,也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有了更高的敬仰。我相信,只要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照亮思想,用理论联系实际
2月24日,一场主题为“稳抓粮食安全,共建天府粮仓”的理论宣讲活动在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政府七楼会议室拉开帷幕,旨在深化2024年度返家乡本溪籍大学生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理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本次宣讲活动得到了社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宣讲会上,小队成员赵师恒首先就稳抓粮食安全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深入阐述。接着,赵师恒结合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对粮食安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逐一解读。他强调了理论学习、实践养成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共建粮食安全大国的各项活动中来。
此次理论宣讲活动不仅丰富了返家乡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讲解和现场的互动,大学生们对粮食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坚定了珍惜粮食的信心和决心。这也是小队利用理论宣讲,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展现。
图为本溪市溪湖区政府七楼会议室宣讲现场。 大学生云报网通讯员 彭佳媛供图
妙用所学,用知识传播理想
为响应国家号召,探索所学知识与传播红色文化间的关系,小队中来自汉语言专业的成员妙用所学,将实地的发现和感悟记录在册,并编辑成稿件发布;小队中来自英语专业的成员妙用所学,将成员在实地的所见所感剪成视频,并配上双语字幕;来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地同学妙用所学,将沿途收集的意见整理做成问卷,选择更好的方式宣传中国文化。
据了解,该视频结合国家级大创团队核心成员的想法,融入当代中国热点,从成员的实践出发,结合问卷结果,充分利用语言的工具作用,用文字对视频进行解说。成员郑维璇表示:“当今世界趋向全球化,学好一门外语不仅是为了了解中国以外的世界,更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身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的理想就是将中国声音传播出去。”
重把控,最终成品收获颇丰,在众多平台的点赞量和转载量均可观。此次实践,小队成员用专业知识促进实际应用,寓学于用,达到了专业特长发挥与巩固知识双赢的效果。
图为外宣视频其中一帧。 大学生云报网通讯员 赵师恒 供图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线。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党润新乡·东方红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深切感受到新时代青年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先烈们,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国青年永恒的财富。成员刘家乐坚定地说道:“我要做新时代中国的一块砖,与万千中国儿女筑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城。”
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未来,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党润新乡团队将继续“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追忆红色历史,感悟红色信仰,汲取前行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