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茶统筹”理念,探索建瓯红色茶旅的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3-09-15 18:49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董学平   阅读 788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心得

建瓯是一个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也是我国乌龙茶的重要生产基地、矮脚乌龙茶的发源地。迎着七月如火的骄阳,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建瓯红色茶旅实践队从安溪,跨越358公里,来到了建瓯市东峰镇。

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686年的建溪书院,1956年,更名为“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是福建省重点中学。7月22日,在这座历史悠久的校园里,我们举行了“一起制作昆虫标本”的主题支教活动以及特邀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林昌露教授为建瓯一中45名优秀学子带来“无数学,不安全”为主题的精彩讲课。

岁月如潮,历史如一幅古老的画卷,将智慧的光辉从一个个传承的节点闪烁至今。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如同一颗沐浴着岁月风霜的古树,在时间的涤荡下生生不息。在充满教育使命的支教旅途中,我与当地纯真可爱的学子们倾心交流,共同追寻知识的奥妙。我协助植保的同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标本的制作,点燃了简欧一中学子的知识之火,唤起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透过互动与启迪,逐渐揭示出知识之重要性与实践价值,彰显出跨越式的进步与成长。这群娇嫩的心灵,乃是未来的璀璨星辰,而他们的蓬勃发展,由我们倾心呵护与支持。

图1融合创新与支教,共筑青少年力量

福建,作为茶业的璀璨之地,不仅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更是茶产业的重要支柱。我们的团队深入茶乡,先后走访了将军山合作社以及龙兴茶叶有限公司,全面了解了从茶叶的生长、加工,直至最终的销售环节的全流程。这一深度探访不仅仅是对茶产业的实际掌握,更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与融汇,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进一步凸显了茶业在福建大地上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

茶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沉淀的历史岁月和深邃的文化内涵,犹如一幅华彩绘画,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的智慧和情感。在这次珍贵的实践中,我深入融入福建闽北贡茶的生命脉络,细细品味着茶叶的种植律动、采摘舞姿以及制作工艺的精雕细琢。茶农们的毕生付出与呵护之心,仿佛在每一片茶叶中跳动,他们对卓越品质的执着追求,构筑了茶香的诗篇。静谧的茶园美景和茶叶芬芳,以自然的和声将我引领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境。茶文化不仅是传统的瑰宝,更是我们向世界敞开的心扉,展现着博大精深的中华精神。尤其是北苑点茶文化,更是充满着情感的细腻符号。我将全情投入茶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三茶统筹的智慧引领,助推茶产业的翼翘腾飞,让更多的心灵领略并钟情于这份中国茶的韵味。

图2在北苑贡茶发源地,践行“三茶统筹”理念

回首此次珍贵的实践历程,我深刻感悟到红色文化的滋润和鼓舞,领略到青少年在成长中蕴藏的无限潜能,洞悉到茶文化所蕴含的珍贵价值与深远意义。这些珍贵的体验在我心头留下深远的印记,坚定了我前行的志向和目标。我矢志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愿意为培养青年一代的力量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将主动融入相关活动,透过讲座、研讨会、展览等多元形式,传递红色文化的魅力,引领更多人沉浸其中。与此同时,我也热切期望能够积极参与茶文化的传播推广和茶产业的创新发展。借助现代科技的翅膀,将茶文化融汇进当下的时代潮流,为茶产业的未来铺陈一片新天地。

让我们携手共筑梦想的舞台,用行动绘就更加美好的明天!让红色文化在我们内心绽放永恒的火焰,让青年一代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和担当,让茶文化的卓越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我们坚信,在每个人的努力下,未来会因我们的汇聚而更加绚烂多彩!

(通讯员 董学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学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2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