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勇挑时代重任

发布时间:2023-08-11 17:22   来源:广东科技学院   作者:吴金海   阅读 96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中所说的中国广大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2023年,7月7日,为进一步了解瑶族文化,广东科技学院赴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承非遗印记”实践团来到连南瑶族自治区三江镇金坑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与金坑村老书记专访活动,不断加深对瑶族文化的了解,持续做好瑶族文化的宣传工作,更好地培养队员们的爱国情怀,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砥砺前行贡献力量。

金坑村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是三江镇金坑片区的核心村。1949年7月中国共产党为开辟金坑、大、小龙山这块粤桂湘三省结合部游击根据地,组织瑶族革命队伍支持武工队开展武装斗争,在连南瑶区金坑乡瓦角冲村插上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面红旗。金坑村红色文化基地完整了保存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和遗址遗存,并通过打造红色路线、红色展厅、游击小分队纪念碑、山凹凉亭、金坑人民公社饭堂等,将红色基因和党建示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革命遗址遗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革命精神教育的积极作用。

实践团成员参观了连南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馆,200平方米的展馆,通过声光电和图文形式,以“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主线,以“生动实践、创新探索、瑶乡蝶变、幸福乡村”四大板块,集中展示了连南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规划思路和经验成果。

实践团成员来到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金坑反三征自卫队展示厅进行参观学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坑反三征自卫队铜像。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开辟粤桂湘边游击根据地,连江支队派遣杨青山武工队挺进南瑶区,发动瑶族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在金坑瓦角冲成立了金坑反三征自卫队,与国民党反动派开展争锋相对的斗争。

为了实现全面解放,中共连阳中心县委确定金坑村为根据地,开始了伟大的解放战争。后面根据地因战况实行了战略性的转移,挺进连南,打入瑶区,进入金坑瑶区开展工作。革命领导人向瑶族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为建立革命武装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以上基础,黄安、黄德、赖宏景等人向金坑瑶族群众广泛宣传革命形势的同时,与沈一公、房文养商议,决定成立金坑反三征(反国民党的征粮、征税、征兵)自卫队。自卫队自成立就立下誓言:大家一条心,拥护共产党,打倒国民党。


实践团还从参观学习了解到,自卫队自成立以来,不断完善内部结构,组织和领导瓦角冲群众取得了对敌斗争的第一个回合胜利。基于当时连南瑶族群众大力支持解放军武装斗争,并打破国民党进入瑶区的幻想,解放斗争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捧热土一片天。在新时代,重温金坑反三征自卫队的光辉历史,是为了永远铭记金坑人民的历史功绩。

实践团成员还前往参观连南瑶乡第一面红旗。1949年7月中国共产党为开辟金坑、大、小龙山这块粤桂湘三省结合部游击根据地,组织瑶族革命队伍支持武工队开展武装斗争,在连南瑶区金坑乡瓦角冲村插上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面红旗。金坑村红色文化基地完整了保存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和遗址遗存,并通过打造红色路线、红色展厅、游击小分队纪念碑、山凹凉亭、金坑人民公社饭堂等,将红色基因和党建示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革命遗址遗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革命精神教育的积极作用。

在参观了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场馆后,实践团来到了金坑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当地已经退休的党委书记房永和进行了交流。在这次专访活动中,房永和同志作为一位老党员向我们生动地讲述了金坑村的革命历程,以及金坑村党员先锋队如何带动群众更好地发展。他还分享了关于金坑村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战略,并给那些希望加入党的青年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寄语,让他们做好准备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当我们目睹金坑村红色文化基地的建设成果,以及当地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时,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老书记当初的承诺已经实现,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

随后,房永和同志带领我们实地考察了金坑村所取得的成效,并向我们详细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和传承瑶族文化。他强调说:"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老书记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以行动来带动发展,以示范来树立榜样。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的队员们更加坚定了入党的决心。作为一位老党员,老书记也给予了队员们一些宝贵的寄语。他告诉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为人民群众服务,心系群众,认真做好每一份工作,不敷衍了事;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民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尊重和关爱老人等。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老书记说到了"有缘千里来相逢",这样亲切的话语最能打动人心,老书记用最亲切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接待了我们,仿佛看到了他言语中对美丽乡村的美好向往。几十年来,他始终以最亲切的态度对待他的村民,为人民做实事,为美丽乡村建设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学思践悟中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广东科技学院“承非遗印记”实践团,在实践中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激发着爱国、爱党的热情。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更要汲取革命前辈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把它作为前进的动力,在服务党和国家发展的实践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金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