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并延续至今,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体系。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条件、性质和任务不同,红色文化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本质精髓上一脉相承,在表现形式和载体上丰富多样。革命战争年代孕育而生的长征精神是红色文化体系中的光辉坐标之一。
为了传承沂水的红色文化,丰富沂水县马家崖村儿童们的日常生活,青岛科技大学“访聚琅琊沂水之畔,共筑乡村振兴之帆”三下乡团队在2023年7月17日举办了“情暖童心筑未来,相伴成长护前行”的一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团队于当天下午,在村里的孩子们的聚集地表演了一场红色话剧,话剧根据抗日战争时沂水县人民奋勇抗战的真实事件改编,塑造了积极投身抗战的青少年小明的故事,讲述了小明从参军入伍,刻苦训练,屡立战功到最终舍己救人,成为保家卫国的英雄这档事,并实现了沂水红色精神的传承。
团队成员与现场儿童积极互动,使得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前辈们对舍身为国的决心,以及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在话剧过后,孩子们表达了对故事中小明这个角色的喜爱,并兴奋地与团队成员合照。孩子们立志将不负先辈们用汗水与血水打造出的和平年代,要发奋读书,成为大国之才,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晚饭过后,团队队长霍思静进行了一次主题为沂水红色精神的宣讲,听众都是村里的老人以及儿童,还有一位村党员,队长激情地宣讲引发了村民们情感上的共鸣,宣讲重现了血战沂水城和沂蒙红嫂的故事,体现了战争年代沂水县浓厚的军民情,令人热泪盈眶。
队长在宣讲的过程中注入了对抗战先烈的敬佩之情,我们应当始终铭记当年那些血与难的历史,将沂水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宣讲完毕之后,大家与在现场的听众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与孩子们共同学习沂水的红色文化,并且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与老人们一起交流当时沂水县的抗战实情,以及在抗战胜利之后,村里进行的修复和建设工作,与当地党员讨论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积极宣传沂水的红色故事,让人们始终铭记先辈们的英勇事迹。
每个人的立场虽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通过各种方式,将沂水县的红色文化传承下去。沂水县的抗战精神是一种可贵的中国精神,他其中包含着的舍己为人,保家卫国的思想,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密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孙玉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