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师大学子三下乡:探索两江旅游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之风

发布时间:2023-07-23 13:08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作者:邓美璇、李昇   阅读 991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7月9日至7月18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团心筑梦服务队”前往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两江镇开展了多彩墙绘、直播助农、探访旅游资源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为打造新农村示范标杆贡献青年力量。

绿水青山带笑颜,领略纯粹生态风光之旖旎

7月11日,实践调研团队的7名成员在两江镇上长塘村党总支部委员、村委副主任邓天成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专业优势,在两江镇狮子山楠木森林公园、石龙仙迹等纯粹生态景观开展了旅游产业的调研与访谈工作。

据了解,从三星峰山脚到达山顶全程单线1.5公里左右,在实地观察石龙仙迹的过程中,邓副主任为团队成员介绍了石龙仙迹的发展状况及庙宇维护的资金来源,逢年过节时庙宇的人流会增多,人们可以依此了解到当地部分民风民俗,感悟其淳朴风情。沿路,团队成员对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有了初始体验,为更好感受当地的绿水青山,成员在邓副主任的带领下,调研走访了以纯粹原生态立足的楠木森林公园。“楠木森林公园,是在2015年12月评议为县级森林公园的,里面的楠木,比如木荷、闽楠这些古树,你们可以看到上面有挂牌,上面有关于这株楠木的具体信息,包括扫码进去的系统,都是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制作的,他们会对树木的健康、安全等进行跟踪,做好古树保护工作。”邓副主任向团队成员们介绍道。

图为团队成员在楠木森林公园实地调研

楠木森林公园有其独特的生态景观特点和历史人文故事,两江上长塘村古楠木群落源于该村李氏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园1408年)迁居于此栽植,现今打造此公园的主要目标有二:一是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维系纯粹生态景观的面貌;二是践行创建乡村森林疗养旅游的生动实践,提高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追寻及对森林疗养的治愈、修护功能的认知。“对楠木森林公园的保护工作有助于形成专业能力工作者与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的态势,有助于引进青年力量助力纯粹生态风光可持续发展。”团队成员坦言。


品味天然佳果,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7月12日,团队成员走进乐昌市两江镇柰李种植园,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亲身体验柰李由采摘、包装、运输,再到销售的全过程,并与果农展开亲切交流,深入了解柰李的种植历程、生长周期、销售模式等环节,同时以此机会提高广师大学子的专业素养和使命担当。

图为柰李种植园农户在采摘柰李

据了解,两江镇位于乐昌黄金柰李的核心产区,辖区内种植的黄金柰李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达2万余吨,是辖区内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柰李种植园的果农向团队成员介绍道:“柰李的生长过程约6个月,一般在4、5月份进行套袋。对于套袋也很有讲究,分白袋与黄袋等,也分纸袋与胶袋。纸袋的成本较高,但产出的果实品质较高,胶袋产出的果实品质相对较低,但产量较高。”团队成员还了解到,两江镇的柰李主要以批发的形式进行销售,途径有两种,一是将柰李运到市区进行线下销售,二是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线上销售。

近年来,受土壤肥力下降、树龄老化、果树病虫害等因素影响,黄金柰李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为此,两江镇党委政府聚焦“三品”(即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实施五大行动,有力扭转了黄金柰李产业发展的不利局面,让黄金柰李再次成为带动两江镇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有力推动两江镇旅游小镇的发展,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走好脚下的路,探寻乡旅振兴未来之路

7月9日至7月15日,调研团队成员走访了两江镇部分村落,如凰落村、上长塘村,成员参观过柰李种植园、楠木森林公园、石龙仙迹、镇区碧道、长塘碧道等地。在与镇上明珠酒楼朱老板访谈得知,镇上的柏油路于今年年前修建完毕,包括各家商铺所挂的招牌也是同一时间由政府资助,统一安排装设。柏油路的铺设大大便利了两江镇居民的出行,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提供了出行保障。据镇上客运站售票负责人介绍道,从两江镇到九峰镇乘坐巴士只需6元,到白石镇是12元,到乐昌市区全程50公里左右仅需15元,且班车发车的时间安排自由度、灵活度高,居民可综合考虑自身时间安排等因素自由选择前往目的地的出发时间。因人口老龄化及农村人口流失等缘故,平时买票的人多为老人、无驾驶证的农民等,他们大多买票去其他镇上看望自己儿女或者处理某些事情,而柏油路的修建亦为班车更好地开动和运作注入力量。

拥有丰富江河资源的两江镇居民,本着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宗旨,在辖区内的河流堤岸建造了碧道和亲水设施,成员发现两江镇碧道修建处于初步积极探索与建设阶段,大力推动碧道建设,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局面,是助力乡村振兴及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环节。“漫步于长塘碧道之上,蜿蜒曲折的河道与层峦叠嶂的山峦相得益彰,亲身感受大自然的亲和与无限魅力,疲态尽数消失。”上长塘村一位游客说道。据了解,上长塘村碧道建设长度有1公里左右,乐昌市现在也在沿国道、省道及周边村庄打造碧道示范带,关于乐昌市“千年樟王、万里碧道”乡村振兴项目—乐昌市万里碧道武江长来镇段碧道建设对打造各村碧道有较大的启示意义。融合道路发展及碧道工程建设,脚踏实地,开拓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步履不停。

图为长塘碧道


团队成员通过走访调研,从政府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口中了解到,两江镇旅游产业发展的阻力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景区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各景区由于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缺乏对景区内环境和基础设施跟踪管理,甚至存在游客乱扔垃圾、触摸文物、乱涂乱画等问题。二是柰李种植缺乏现代化技术支持。两江镇的柰李从种植、养护到采摘,全程多为人工操作,大大增加了果农的工作负担和压力,不利于农旅融合的深度发展。三是两江镇的交通站点少,往返目的地少,且不能线上购票。这样不仅增加了当地居民出行所消耗的时间,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游客在各镇区的往来。

两江镇旅游产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二者相辅相成。两江镇着力推进“旅游小镇”的建设,对繁荣乡村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本次实践调研,团队成员提出了对两江镇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想法:一是要改善各景区的基础设施布局,设立专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如在景区增设休息区、饮水设施、卫生间等,并加大对各景区的管理力度,为广大旅客提供便利的服务。二是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引入先进的栽培、监测和养育技术,提高农产品柰李的生产效益和质量,从而以果为媒,带动当地旅游业的进步。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两江镇出行的便利性。设置交通指示牌和导航标识,提供便捷的交通信息查询途径,增加班车数量,让居民和旅客畅通出行。

图为团心服务队成员与两江镇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邓美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