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里感受语文趣味,汉字中汲取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3-07-08 17:40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关佳煜   阅读 746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为提高乡村学生的语文素养,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7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趣味语文课程。团队志愿者简雯担任课程主讲人。

课程伊始,主讲人借助多媒体,用一个精彩的视频激发起同学们的兴趣,展开了趣味语文的授课,旨在带领同学们感悟汉字的魅力,探寻语文的趣味。

主讲人首先介绍了汉字的历史渊源,生动讲解了结绳记事和仓颉造字的历史神话传说,并带着同学们一起整理这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同学们牢牢掌握了汉字发展的历史和过程。其中,主讲人向大家讲述了仓颉的四只眼睛各有分工,极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学们积极回答主讲人提出的问题,课堂整体氛围良好。

图为志愿者简雯在授课 夏毓晗

接下来,主讲人带领学生们仔细观察甲骨文和楷书的字形结构,让他们通过观察图片来尝试自己创造甲骨文,并邀请同学们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答案。孩子们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畅所欲言,在收获新知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和表达能力,真正感受到了语文的趣味。在观察甲骨文和楷书的过程中,学生们对汉字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并学到了新的汉字,收获颇丰。

图为小朋友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答案 夏毓晗

最后,主讲人在班内分发了几个汉字的楷书和甲骨文图片,让同学们自主进行连线。在最后的展示中,同学们均找到了对应的正确的汉字字形,熟练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知识,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

“汉字书写是强大的信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字蕴含了无穷的力量,感受汉字、亲近汉字,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为他们将来回报祖国而打下坚实基础。

在本节课中,志愿者用汉字的魅力和趣味激起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喜爱,这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能够助力徐家镇塘垭村乡村教育振兴事业更上一层楼。

通讯员:关佳煜

摄影:夏毓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文孜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