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数学与统计学院2025级的新生陈梓凝。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段对我而言意义非凡的经历——参与“我把校园拍给你看”摄影及关爱山区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并最终在爱心值积累中位列第一的故事。这不仅是大学伊始的一份荣誉,更是我对于“责任”与“成长”的一次深刻实践。

我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始于高中。那时,作为学校“阳光陪伴”项目的志愿者,我成为了两名留守儿童的“知心姐姐”。通过周末的课业辅导和心灵陪伴,我从他们最初的内敛沉默,走进了他们用画笔和文字构筑的丰富世界。在“写给未来的自己”主题征文活动中,他们笔下的梦想让我深深触动,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爱的力量。
踏入大学这座象牙塔之后,当我通过学长学姐的介绍,了解到学校举办的“我把校园拍给你看摄影及关注山区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时,它瞬间连接了我的过去与现在,一幅遥远的图景在我心中展开——那是关于山区留守儿童,他们同样怀揣梦想,却可能因资源的匮乏而步履维艰。那一刻,我意识到,大学赋予我的,不仅是知识的深度,更应是视野的广度与社会的温度。我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因为我想用自己的行动,为山那边的孩子们推开一扇看见外面世界的窗。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或许微小,但汇聚起来,便是星辰大海。
为了积累“爱心值”,我将公益融入日常。校园里,我是环保行动的参与者,是图书馆的常客;校园外,我积极向亲友宣传公益理念,动员更多力量。这个过程并非总是轻松,但每当想到每一次微小的努力,都可能转化为孩子们手中的一本书、一次与外界连接的机会,所有的付出都充满了价值。这份“爱心值第一”的成绩,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每一位支持我的师友,更属于那些给予我纯粹感动的孩子们。
回顾这段历程,我收获的远多于付出。我从一个怀揣懵懂热情的高中生,成长为一名懂得坚持与担当的大学生。我明白了,个人的力量虽如微光,但汇聚起来,必能成星海。
未来,我希望能运用所学的数学与统计知识,为公益事业带来更专业、更长效的帮助,将继续行走在这条爱的道路上。我希望能号召更多的同学加入我们,将这点点微光,汇聚成照耀山野的璀璨星海,温暖更多童心,点亮更多梦想。
这就是我——数学统计学院的陈梓凝,一个平凡但不甘于平庸的大一新生。我正在用行动书写我的青春,并愿意永远保持这份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供稿:数学与统计学院 陈梓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00后退伍医学生街头勇救晕倒老人,用责任与专业诠释培华育人初心
影爱相携,助残筑梦:以影像艺术赋能,筑残健共融之桥
绿意与红心交织,专业与服务融合 —— 青大“语惠桑榆”走进社区治理第一线
湖南大学学子推动中非美食融合 驻非使馆建言献策助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