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乡村振兴,唤醒沉睡的大楼古村

发布时间:2023-07-06 10:02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李崇铭   阅读 817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4日电(通讯员 李崇铭)助力乡村振兴,唤醒沉睡的大楼古村。来自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助力汕乡队队员,于73号赴陆丰市潭西镇大楼村,对知名度有待提高的大楼古村进行宣传,旨在为乡村旅游业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员相信,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和推广,大楼村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机遇。

2012年8月16日,广东省古村落专家组莅大楼村考察认定,9月大楼村定为“广东省古村落。2012年11月,在全省132个古村落中,评出“十大最美古村落”、最具特色古村落”,大楼村入选“广东十大最具和谐自然特色古村落”。2013年8月29日,国家住建部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2016年3月,定为汕尾十大最美古村落。

大楼村历史上称善庆楼,始建于明弘治5年(公元1492年),楼仔村称德馨楼,现已合在一起,有2000多人口,大楼村的建筑风格系独具儒家文化内涵的“五马拖车”造型,子午正线分金,建于明朝万历21年(公元1594年),乃七世祖举人可盛公所建,历九年建成,八世祖进士林呈祥之妻王氏(乃当朝姓王的宰相之女,称“京奶”)及其子林长春再于不断完善,距今四百多年。

大楼村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村落,但知名度却不够高。所以实践队员将实践地点定在这里,助力汕乡队在晴天下出发。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下,汕乡队的实践队员们决定将实践地点锁定在大楼村,帮助这个充满文化内涵的村落重新焕发活力。

善庆楼正门图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李崇铭 供图

参观当天,实践队员来到大楼古村,迎接他们的是村民的热情接待和精彩讲解。实践队员跟随村民一起进入善庆楼内部。楼内宽敞明亮,古朴典雅的装饰让人感到宁静和庄重。村民讲述着善庆楼的故事,向实践队员介绍了村庄以圆山圆水方建筑为主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象。远处山峦起伏,近处池水波光粼粼,构成了一幅幅如画的景象。村民向实践队员解释,这种布局是根据古代风水学的原理设计而成,以带来好运和福气。

实践队员观看大楼古村模型图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李崇铭 供图。

实践队员聆听着村民的讲解,深深感受到大楼古村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个村落不仅是一处风水宝地,也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在明清两朝科试中,大楼人出类拔萃:六世祖世钦公乃明万历初年增广生员(秀才),其在万历四十六年81岁撰修《潭涌族谱》;其长子可盛公号茂亭,字松芳乃是万历辛卯科(1592年)举人,可盛公长子呈祯公明万历戊子科(1589年)贡士,次子呈祥公明天启丁卯科(1628年)举人,再中取崇祯甲戍科(1635年)进士,官至云南省监军道(朝廷派往云南省监管军队的官员),后在云南殉职。清朝嘉庆年间大楼仅有200多人口,林祝三(嘉庆癸酉科举人)等一批同村学子同期中取了“一举两贡十八秀”的优异成绩,曾名誉海陆并传颂至今。

村民为实践队员讲解古村人物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 李崇铭 供图

参观结束时,实践队员感激村民的热情接待和精彩讲解。村民们用心传承着大楼古村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实践队员深深体会到村民们对古村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用心将大楼古村的故事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美丽的地方。实践队员离开时,心中留下了对这个古老村落的深深向往,希望这份传统和历史能够得以保护和传承下去。大楼古村的故事将继续延伸,这个古老的村庄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每一处角落都有着属于它的独特魅力。村民愿意将这份宝贵的传统文化传递给后代,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个美丽的地方。

图为实践队员在大楼东门合影 大学生云报通讯员李崇铭 供图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大楼古村的宣传不仅仅是向外展示,更是向内激励。通过将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激发了村民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励着他们以更高的标准推进乡村振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崇铭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