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国家推广普通话战略部署与“文化润疆”工作纲要,7月23日午后,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语润棉田·经彩兴疆”推普助农实践团,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新湖总场,为当地少年儿童精心策划了一场主题为“讲好普通话,安全伴一夏”的防溺水知识科普行动。
一、互动开场,氛围活跃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玛纳斯县儿童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致力于强化边疆儿童暑期安全防护观念,系统普及防溺水及应急救援知识。活动启幕阶段,志愿者借助妙趣横生的普通话互动游戏,迅速消除与孩子们的隔阂,构建起愉悦灵动的学习场景。
二、发放手册,细致讲解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儿童科普防溺水知识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向在场儿童发放了兼具观赏性与知识性的防溺水宣传手册。讲解环节中,团队依托手册内容,以标准普通话为传播媒介,全面阐释水域潜藏风险、防溺水“六不准”准则及溺水遇险时的规范呼救与简易救援技巧。“六不准”具体涵盖:严禁私自下水游泳、严禁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严禁在无家长或教师陪同下游泳、严禁前往无安全设施及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严禁到陌生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严禁擅自下水施救。讲解过程中,团队重点剖析了危险水域标识识别、救生器材规范使用及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潜在风险等关键要点。
三、情景问答,深化效果
图为实践团成员现场讲解防溺水实践环节
活动尾声,实践团成员组织情景模拟与知识问答环节,引导儿童深度参与互动。这些沉浸式实践环节,不仅助力孩子们在模拟体验中夯实安全知识储备,更对其普通话听说能力形成有效锤炼。
4.感悟精神,续写新篇
此次防溺水普通话科普活动,通过宣传手册发放与现场深度讲解的有机融合,显著提升了新湖总场儿童的安全防范素养与自我保护技能,有效遏制暑期溺水事故发生概率,同时为当地儿童搭建起国家通用语言学习运用的优质平台。
实践团以普通话为纽带传递安全理念,切实履行服务边疆群众的使命担当。这一举措既积极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政策,助力提升边疆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效能,又深度践行“文化润疆”工作方针,为构筑儿童安全屏障、助推当地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通讯员 李海硕 肖晓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佳凝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