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0月16日讯(通讯员 叶芷汀、邱智鑫、邵轶凡、杨子木)“纹”藏春秋,“饰”展风华。为赓续中华文脉,践行“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文化使命。10月16日下午,历史文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携手兰州大学支教协会于萃英学校开展了以“甘青地区传统纹饰”为主题的支教活动,本次活动分教师讲解、手工实践和分享交流三个流程进行。
▲图为志愿者于榆中县萃英学校的合影。兰州大学支教协会 供图
首先,202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班的曹一飞同学以“传统纹饰”为主题,在引入环节向小朋友们展示了一张绘有神秘纹饰的图案,并随之抛出一个问题:“大家觉得这个纹饰是什么?”随着同学们的踊跃分享,曹一飞引出了对“神人纹”的解读,并在后续围绕陶器上的另一种传统纹饰——“锯齿纹”的特点与变化展开了分享。
▲图为志愿者曹一飞在课堂中与同学们互动。邵轶凡 供图
▲图为志愿者曹一飞为同学们讲解陶器上的“神人纹”。杨子木 供图
紧接着,2024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班的叶芷汀同学以甘肃著名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作为导入,围绕莫高窟藻井中的莲花纹,从其渊源、寓意、发展历程等角度,为小朋友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图为志愿者叶芷汀为同学们讲解敦煌莫高窟中的莲纹。杨子木 供图
▲图为志愿者叶芷汀结合古籍记载为同学们讲解藻井。邵轶凡 供图
讲解环节结束后志愿者们带领同学们进行手工制作。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分发传统纹饰的模板以及空白的陶器和藻井图纸,引导着小朋友们临摹着传统纹饰,将精美的纹饰与典雅的建筑以质朴的线条生动地呈现出来。为深化课堂成效,激发孩子们的表达自信,在手工创作后设立了作品分享会。小朋友们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彼此的掌声与鼓励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与分享的快乐。
▲图为讲解结束后同学们绘制莲纹。邵轶凡 供图
▲图为同学们创作的传统纹饰展示。杨子木 供图
此次传统纹饰的支教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璀璨中华文明的新窗口。这些精美的图案与古老的祝福,不仅带来了知识与美感的启蒙,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与自豪的种子。未来,历史文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将持续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支教活动,旨在让传统文化成为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宝贵精神财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叶芷汀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