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10月20日讯(通讯员 丁家豪 万雨璐 周保吉 吕如萍 赖闽韬)10月18日下午,由武汉工程大学许志伟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的"杯中炫彩,科学启智"化学小课堂,在森林小镇社区成功举办。活动反响热烈,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积极参与。
图为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小朋友合影
课程伊始,志愿者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顺势引出实验主角——紫甘蓝及其含有的花青素。 实验中,志愿者向小苏打和白醋中分别加入紫甘蓝溶液,当看到溶液瞬间变蓝、变红时,孩子们脸上满是惊奇。面对小朋友“蓝红混合会怎样”的提问,志愿者笑着引导大家猜测,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志愿者们巧妙选用厨房里常见的紫甘蓝当"魔法试剂",代替了专业的pH试纸,生动直观地揭示了酸碱变色的秘密。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做演示实验
在讲解火山喷发实验时,志愿者们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现象。他们话锋一转抛出问题:"海底也会有火山喷发吗?"孩子们立刻炸开了锅,互相争论起来,现场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志愿者们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耐心地倾听着每一个孩子的奇思妙想,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趁着孩子们好奇心正浓,志愿者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冒气泡的现象入手,开始介绍“火山喷发”实验的原理。当模拟的“火山”在眼前喷发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喊出:"哇!爆发啦!"课堂上欢呼声和惊叹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沉浸在亲手见证科学奇迹的欢乐与兴奋之中。
图为小朋友正在动手实验
在“牛奶烟花”这个精彩的实验环节,志愿者先拿出牛奶和盐提问:"这两样东西大家都很熟悉,那它们混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中,志愿者将加过色素的牛奶滴入浓盐水。漂亮的色彩在液体中扩散开来,宛如一场绚丽的“牛奶烟花”。孩子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纷纷凑近了看。志愿者随即用"伤口上撒盐"的生活现象,类比解释了背后蛋白质变性的科学原理,让原本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图为志愿者协助小朋友完成实验
此次化学小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采用 “理论讲解 + 实验演示 + 互动探究” 的创新模式,将专业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激发了社区儿童的科学兴趣,为他们打开了一扇认知世界的新窗口,也让化药学子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实现了 “学用结合”。未来,武汉工程大学的化药学子们将继续以自己的热情和专业知识赋能社区公益,为社区儿童的科学启蒙贡献青春力量。
(通讯员 丁家豪 万雨璐 周保吉 吕如萍 赖闽韬)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宋澜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