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青”燃作“薪火赤”,寻红色文化中的育人新火种

发布时间:2025-08-05 15: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碧琪,刘羿,刘思思,钟欣,黄俪媛,叶彦椿,蒋语萱,王睿   阅读 2.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8月5日讯 (通讯员 王碧琪,刘羿,刘思思,钟欣,黄俪媛,叶彦椿,蒋语萱,王睿)近期,广西师范大学"桂红薪火——红色基因育时代新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桂林开展红色资源调研。实践团队循着新桂军"宁玉碎,勿瓦全,革命将士大无畏,歼灭敌寇,建立勋功,看我们无敌的钢军敢死队"的新桂军军歌精神,按计划走访李宗仁府邸、七星公园陈光烈士纪念塔、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等多处红色遗址,通过实地考察、史料收集与受众访谈,系统调研桂林红色文化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路径。

焦土抗战铁血忠魂——李宗仁府邸

“桂红薪火”团队在调研初期率先前往了李宗仁府邸。李宗仁是全国闻名的北伐名将、桂系首领,自提出与“不抵抗论”针锋相对的“焦土抗战论”之后,李宗仁成为感召中国的抗日战争战略家,是全中国人民景仰的英雄。团队参观了李宗仁官邸,了解其历史场景与生平事迹,并与工作人员、游客交流。参观者以学生、老年人为主,单位组织与自发参观比例相当。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正在参观场馆 刘思思供图

之后,团队成员十分荣幸地采访到了两位退伍老兵。他们高度认可将抗战遗址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做法,并对团队调研方向表示肯定与鼓励。两位前辈强调需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建议大学生不仅要“多走、多看”遗址,更要“多学、多思”,利用图书馆资源阅读红色经典(如毛主席《白求恩》等三篇著作)和观看“老三片”(《地道战》等)电影。访谈使团队成员深受鼓舞,获得了宝贵建议。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正在观看李宗仁生平相关影像 刘羿供图

青山忠骨,浩气长存——七星公园陈光烈士纪念塔

“桂红薪火”实践团怀着崇敬之情,赴七星公园陈光烈士纪念塔开展深切缅怀活动。在庄严肃穆的纪念塔前,团队成员列队肃立,垂首默哀,向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陈光烈士致以最深切的哀思与最崇高的敬意。

抚今追昔,团队成员深刻感悟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情怀, “男儿卫国沙场死,马革裹尸骨也香”,这镌刻在民族记忆中的豪迈诗句,正是先烈们用生命诠释的信仰与豪情。团队成员誓言铭记历史、继承遗志,将这份为家国献身的革命精神内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巍峨耸立的纪念塔已成为桂林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地标。每年清明时节,这里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瞻仰人群:每逢清明时节,党政机关党员干部,中小学校和高校的师生自发组织到这里瞻仰悼念,敬献花束,默哀致意,表达对烈士的敬仰,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图为陈光烈士纪念塔 刘思思供图

湘江丰碑,血火征程——全州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最后,“桂红薪火”实践团队来到了坐落于全州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实践团队解到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中央红军由8.6万人锐减至3.7万人。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在这片热土上,浸润着以鲜血和生命写就的历史荣光,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对党忠诚的感人事迹。那些红军烈士们用生命诠释忠诚信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二万五千里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

纪念馆通过烈士遗骸、文物和多媒体互动展品,生动展现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承担着红色教育、研学实践等功能。场馆内,也结合了先进技术,游客可以沉浸式参观场馆,感受当时红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馆内还有激光刻制纪念章的服务,更加深了人们的记忆。除纪念馆外,纪念园还包括纪念林区,安葬着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正在参观场馆 刘思思供图

青山巍巍,慰藉忠魂;征程漫漫,吾辈当行。此次桂红薪火实践团队的桂林红色资源调研实践之旅,紧扣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目标,既深化了青年学子对于红色精神内涵的认知,更通过史料挖掘与受众访谈,探索了红色文化资源赋能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这种实践生动彰显了青年一代在赓续红色血脉中的挺膺担当,为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活化传承贡献了青春智慧与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羿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79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