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守乡,薪火助农”承德分队探寻热河中药花海小镇乡村振兴之路
(通讯员:汪佳然、默伊煊、田佳欢、李萌)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探索中医药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7月24日,“悬壶守乡,薪火助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承德分队抵达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下营子村的热河中药花海小镇,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调研之旅。在这里,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采访和体验,深入了解了热河中药花海小镇的发展模式和乡村振兴的“绿色密码”。
抵达小镇后,实践团队采访了热河中药花海小镇创始人孙士河,并详细介绍小镇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孙士河表示,热河中药花海小镇种植着50多种中药材,总面积达2200亩,其中包括热河黄芩、黄芪、射干、桔梗、板蓝根、苦参、瞿麦、百合、知母、山桃等。在采访过程中,孙士河也分享了小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部分村民对中药材种植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疑虑,担心改变传统种植方式会影响收入。孙士河通过组织村民参加培训、参观成功案例等方式,逐步转变村民观念,引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为根基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热河中药花海小镇创始人孙士河
采访结束后,实践队员在刘经理的带领下,参观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实践队员实地了解中药材的种植、管理和收获过程,感受着每一株药材背后蕴含的科技与心血。从精心培育的种苗到严格把控的生长环境,从科学施肥到精准采摘,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小镇对中药材品质的执着追求。团队成员抵达综合配套服务区后,对小镇的住宿餐饮、会议与休闲、特色商业等设施进行了全面了解。随后,刘经理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中医药文化科普博物馆,琳琅满目的中药材展品和详尽的药用价值介绍,让实践队员仿佛置身于中医药的宝库之中。
▲图为刘经理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
通过此次实践,实践队员对热河中药花海小镇的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模式有了深入的了解。小镇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以旅游为引擎,以文化为灵魂,实现了农业、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团队队员在此次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更需要像孙士河这样的带头人,带领村民转变观念、创新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热河中药花海小镇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中药材花海小镇
团队成员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战略,探寻中医药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把实践经验带回学校,通过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同时,积极鼓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此次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一份力量。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更多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和新路径,为乡村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默伊煊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