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动青年学子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7月6日,南昌航空大学孝彭书院“红星强五”社会实践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以“探寻红色根脉”为主线,深入千年瓷都景德镇,在厚重的陶瓷文化土壤中探寻深植其间的红色基因,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熔铸青春信念。
瑶里古镇:千年瓷源里的抗战红色印记
瑶里古镇,这座深藏在景德镇青山绿水间的千年瓷源,不仅以“瓷之源”闻名于世,更是一片铭刻着厚重抗战记忆的红色热土。
1938年陈毅主持瑶里改编工作,指导共产党领导的皖浙赣南边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3营,并在瑶里程氏祠堂召开各界群众抗日动员大会。随后,改编部队奔赴抗日前线。瑶里改编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之一,推动了皖赣边区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成为江西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之一。这段光辉岁月,为千年瓷都注入了永恒的红色基因。
回溯烽火岁月:实践队走访抗日旧址
追寻着历史的足迹,实践队首站抵达各界群众抗日动员大会旧址——程氏宗祠。正是在这里,陈毅同志点燃了瑶里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日烽火。站在这座古朴的祠堂内,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耳畔回响着当年群情激昂的呐喊。
移步至红军游击队瑶里改编驻地——宏毅祠,这座庄严肃穆的祠堂,是瑶里改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核心发生地,见证了红军将士在此集中整训、统一思想、誓师奔赴国难的激昂时刻。在宏毅祠,队员们凝视着斑驳的墙壁、简朴的陈设,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随后,实践队走进新四军瑶里改编展示馆。馆内珍贵的文物与详实的史料,无声地诉说着当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每一件展品都如历史的回响,让队员们深受震撼,深刻体悟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
纪念碑前宣誓:航空青年许下报国承诺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肃立于瑶里改编纪念碑前,仰望碑体上镌刻的“瑶里改编纪念碑”七个遒劲大字,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烈日当空,却不及他们胸中激荡的热血滚烫。面向纪念碑,他们高举右拳,誓言响彻云霄:“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攀航空科技高峰,矢志不渝航空报国!”铮铮誓言,是新时代航空青年对革命先辈最深切的告慰,也是对祖国最坚定的承诺。
此次深入景德镇瑶里古镇的“探寻红色根脉”实践,是“红星强五”社会实践队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的一次深刻寻根铸魂之旅。它不仅仅是对光辉历史的回溯与缅怀,更是一次红色精神与时代使命的深度融合。实践队在千年瓷韵中探寻红色根脉,于革命旧址里感悟信仰力量,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段杭晴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