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声为炬,在红色展馆中淬炼成长的青春力量
——湖南信息学院“骄杨·青述者”暑期社会实践团汤语馨个人特写
“不是简单复述文字,而是真正想让大家听懂那段历史里的坚守”。2025年7月13日,这是青年讲解员汤语馨在杨开慧纪念馆实践结束后,最深刻的感悟。从最初面对讲解词的手足无措,到成为能从容传递红色精神的“传声者”,她的蜕变,正是一场与历史对话、与信仰共鸣的成长之旅。
刚到纪念馆时,汤语馨一度被厚重的讲解词难住,那些承载着历史重量的文字像散落的珠子,怎么也串不成完整的故事,记不住词的焦虑让她多次陷入手足无措。“是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姐姐帮了大忙。”她回忆道,工作人员指着玻璃柜里褪色的手帕,讲述杨开慧为孩子绣制时的温情;对着墙上泛黄的照片,还原她与战友深夜议事的场景,让冰冷的文字渐渐有了温度。团队里的互助更给了她力量,谁卡壳了,总会有人递来写着关键词的纸条,或是用眼神传递鼓励,这份“共攀高峰”的协作,让她慢慢摸到了讲解的门道。
正式开始讲解之后,面对散客的询问、旅行团的期待,汤语馨已全然从容。站在一件件文物前,她讲述杨开慧在革命洪流中的坚守、狱中家书里的深情、面对酷刑时的不屈。那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在她的讲述中不再抽象——就像展柜里那盏陪伴杨开慧深夜工作的煤油灯,灯光仿佛穿越百年,让她真切感受到,信仰的火种早已在一代代人心中传递。
“现在才懂,讲解员不仅仅是讲解员,更是这火种的守护者。”汤语馨说,这段经历让她明白,红色精神从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能在青春讲述中,永远焕发生机的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黎梓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