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理工学院:实践队走进南宁开展壮锦文化调研与推普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4 20:08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郭亮 李梓硕   阅读 3.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郭亮 李梓硕)近日,实践队走进南宁市青秀区,先后前往广西工艺美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壮锦馆及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壮锦非遗文化实践调研,并在下午同步推进普通话推广活动,在文化传承与语言交流中收获满满。

上午,实践队首站来到广西工艺美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壮锦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特点。随后,国家级壮锦非遗传承人亲自带队,前往当地壮锦生产工厂深入调研。车间里,织机运转的“咔嗒”声此起彼伏,传承人结合织布工序,详细讲解了壮锦从棉纱染色、经线穿综到提花织造的全过程,队员们近距离观察传统腰机与现代织机的差异,记录下壮锦纹样中“万字纹”“水波纹”等经典图案的文化寓意。非遗传承人还介绍了壮锦在服饰、家居装饰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让队员们对非遗活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图为非遗传承人带领参观工厂

离开工厂后,实践队转赴广西壮锦博物馆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在馆藏展厅内,队员们围绕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壮锦藏品展开采样记录,仔细拍摄“骆越锦”“桂西壮锦”等代表性织物的纹样细节,比对其色彩搭配与工艺技法,为后续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古老壮锦在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纺织文化的传承故事。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广西壮锦馆

下午,实践队结合上午的调研收获,在社区活动中心开展“普通话+壮锦文化”推普活动。队员们用普通话讲解壮锦故事,教孩子们认读“织锦”“纹样”“传承”等词汇,通过“看图说词”“故事接龙”等趣味互动,让大家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了解。活动现场,孩子们用标准的普通话分享自己喜欢的壮锦图案,语言与文化的交融格外生动。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推普

此次活动将非遗调研与推普实践相结合,不仅让队员们深入触摸壮锦文化的脉络,更以语言为桥,让传统文化在交流中焕发新活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梓硕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