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筑桥搭台,职达彼岸”访企实践调研团在院团委副书记魏继拓和实践指导教师皇甫晓阳的带领下赴长垣市驼人控股集团,开展以“智能医疗,耀见未来”为主题的医疗科技深度调研。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实践团队抵达驼人控股集团。刚下车,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便映入眼帘 —— 这便是中国医学博物馆。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实践团队成员们整齐列队,留下了一张意义非凡的合影。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医学博物馆前合影
在驼人控股集团工作人员的热情引导下,实践团队成员们走进了中国医学博物馆。一踏入馆内,浓厚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馆内珍藏的一件件史料、一个个医疗器械,仿佛都在诉说着华夏医学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从古代的针灸铜人、草药图谱,到近代的听诊器、手术器械,再到现代的精密医疗设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中国医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脉络。讲解员细致地为师生们介绍着馆内的珍贵藏品。随着讲解的深入,团队成员们逐渐了解到,驼人控股集团打造这座医学博物馆,不仅是为了展示医学历史,更承载着“挖掘、抢救、保护医学历史”的重要使命。魏继拓在参观过程中感慨道:“这些珍贵的史料和器械,是医学发展的见证,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驼人集团的这份担当,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参观完中国医学博物馆,实践团队成员们来到了驼人控股集团的生产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留置针自动化生产车间,一进入车间,现代化的生产场景便让同学们惊叹不已。车间内,一条条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地完成着留置针的组装、检测等工序,整个过程井然有序,几乎看不到人工操作的身影。团队成员们一边认真聆听讲解,一边拿出笔记本记录着关键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张同学不禁感叹:“没想到计算机技术在医疗生产领域的应用已经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从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到产品质量的智能检测,都离不开计算机算法和编程的支撑。”在车间的智能监控中心,巨大的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各条生产线的运行数据、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等信息,工作人员通过操作电脑,便能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精准调控。这一场景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工业 4.0”时代智能制造的魅力。
图为讲解员对常用医疗设备作介绍
随后,实践团队成员们来到了河南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在这里,同学们接触到了许多国际领先的医疗科技研究成果。在血液透析装置展示区,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这款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优势:“这款血液透析机采用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根据患者的血液指标实时调整透析参数,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讲解员还现场演示了设备的操作流程,团队成员们纷纷凑上前去,仔细观察着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不时向讲解员提出自己的疑问。
图为讲解员对血液透析装置作介绍
此次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驼人控股集团的实践调研活动,是校企双方在“医学 + 计算机”跨界融合领域的一次有益探索。通过深入企业一线,同学们不仅领略了医疗科技的发展成果,更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投身于医疗科技领域,用技术为智能医疗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共同开创医疗健康产业的美好未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范毅飞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