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刘万理、王辅雪、冯若涵、朱亭亭、张栩栩、铁沙沙)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关于加强农村儿童关爱服务的部署要求。7月9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团委学生会“赴志愿致青春”三下乡实践队走进清镇市杉树村杉树小学,通过开展“兴趣课堂”、护送行动、慰问留守儿童等系列活动,为当地孩子们送去知识、陪伴与关怀,用青春温暖童心,以行动助力成长。
图为小朋友们在兴趣课堂上做游戏 朱亭亭 供图
在“兴趣课堂”上,实践队队员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溺水宣传等内容转化为生动案例和互动环节:讲解自我保护时,以“陌生人给糖怎么办”情景模拟,让孩子们直观理解应对方法;普及防溺水知识时,通过“危险水域识别图”和“自救小口诀”,帮助牢记远离危险的具体要点。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举手互动,氛围活跃。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小朋友们讲解防溺水知识 冯若涵 供图
游戏环节中,实践队队员与孩子们玩起击鼓传音、你比我猜、气球大战等游戏,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活动不仅拉近了和小朋友之间的距离,也让小朋友感悟到团队的重要性,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小朋友们开展趣味游戏 朱亭亭 供图
随后,实践队兵分两路开展工作。一路两两分组护送18名离家较远的学生回家,其中部分孩子的家距学校近3公里。乡间小路崎岖,队员们沿途不断提醒“慢点走,注意来车,注意脚下”,始终走在队伍外侧守护,直至将每个孩子安全交到家长手中才返程。
图为实践队队员护送小朋友们回家 冯若涵 供图
另一路队员则前往8名留守儿童家中慰问。他们带着提前准备的书包、文具套装等慰问品,走进孩子们家中,与照看孩子的老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状况、生活需求及心理状态。“娃爸妈在外打工,你们来教娃东西、看娃,比啥都强,谢谢你们!”一位老人紧握队员的手再三道谢,队员们也耐心倾听并给予关心回应。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小朋友们送上慰问品 朱亭亭 供图
活动中,一名留守儿童的转变让队员们印象深刻。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乏陪伴与引导,他在学校常调皮好动,难以融入集体,甚至被同学疏远。实践队队员杨芳对他进行耐心引导:“如果不知道和别人怎么沟通,试着用握手表达友好。”不久后,这个孩子红着脸走到同学和队员面前,怯生生地尝试握手。这一变化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留守儿童的“调皮”往往是渴望关注的信号,及时的陪伴与正确引导,能为他们的成长带来积极改变。
图为实践队队员为小朋友们进行心理疏导 朱亭亭 供图
此次活动通过“兴趣课堂”传递实用知识,以护送行动保障学生安全,用慰问走访送去温情关怀,切实为杉树村孩子们提供了帮助。对实践队队员而言,这既是一次贴近乡村教育的实践,也是一场成长的深刻感悟一-在课堂教学中理解知识传递的责任,在护送路上体会守护的意义,在与留守儿童互动中明白陪伴的重量。此次实践为高校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儿童成长提供了有益参考,也展现了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的担当。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小朋友们合影 冯若涵 供图
撰文 | 王辅雪
图片 | 冯若涵 朱亭亭
审核 | 吕 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万理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