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2日,玉溪师范学院“光溯梦语”推普实践团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达号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普通话推广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通过创新形式将普通话推广语民族文化传承有机结合。
图为小朋友们认真听实践团成员讲解识字卡上的汉字
活动伊始,实践团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推普游戏。“听到水果请拍手!”环节中,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分辨着每一个词语,当“榴莲”、“西瓜”等水果名称出现时,现场立即响起欢快的拍手声。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活跃了气氛,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孩子们的词汇量。
图为小朋友们参与“听到水果请拍手”小游戏
在“识字组词大比拼”环节,实践团成员精心准备了带有汉字和拼音的彩色学习卡片,采用阶梯式教学方法。第一阶段,孩子们分别抽取卡片,读出卡片上的汉字并为它组词。一名壮族小男孩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组出“大山”、“家乡”等词语,实践团成员耐心地通过拆分音节、重复朗读的方式帮助他纠正读音,他的发音得到明显改善。第二阶段则升级为更具挑战性的造句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争相展示学习成果。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既保证了学习效果,又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图为小朋友们讨论用识字卡上的汉字组词造句
为促进民族文化交融,实践团还特别设置了民族文化展示环节。几名身着壮族服饰的小女孩用状语向大家问好,并教小伙伴们说“我爱你”、“你好”、“吃了吗”等日常用语,展现了壮族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随后,实践团播放了壮族民间传说《百鸟衣》动画片,通过普通话解说配以壮语字幕的形式,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推广了普通话。
图为两名壮族小女孩着壮族服饰录制视频
青春的脚步走过山间,语言的种子播撒心田。此次推普活动不仅是一场语言教学,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玉溪师范学院“光溯梦语”推普实践团始终秉持“语同音、心相通、共筑梦”的理念,创新推普形式,既增强了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普通话应用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的合影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创新推普形式,以实际行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凌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