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助学传薪火,漆扇绘艺展风华——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开展“漆绘扇舞风华”课程

发布时间:2025-07-19 16:37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余颖   阅读 4.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志愿服务

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7月14日,武昌理工学院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在马鞍山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漆扇绘舞风华”主题课程。本次课程由陈艺老师主讲,她以生动有趣的讲解和富有实践性的互动,带领孩子们深入领略了漆扇艺术的历史魅力与现代创新,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并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课程伊始,陈艺老师通过一段趣味短视频,带领学生们初步认识了漆扇,由此拉开了本次非遗探索之旅的序幕。在“历史源流”环节,陈老师娓娓道来漆扇的起源,详细介绍了其从最初的工艺雏形如何演变成如今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的文化符号。她还讲述了漆扇传播至日本等国家,并在文化交流中焕发新生机的历程,以及它在现代转型中融入时尚、美学领域的创新实践,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漆扇跨越时空的文化脉络。

为保障课程安全与顺利进行,陈艺老师细致入微地讲解了“注意事项”,涵盖了如何正确拿取漆扇以防误伤,使用时应远离明火、轻开轻合避免损坏,以及课后洗手的重要性等。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到位,让孩子们能够安心、安全地进行创作。

理论讲解完毕后,课程便进入了令人期待的实践环节。陈艺老师借助卡通化的课件,生动图解了漆扇制作所需的材料——空白纸扇、美纹胶、捞拌棒等,并再次强调安全须知:“使用后需洗手”“远离火源”。在志愿者的耐心协助下,孩子们遵循着“调色小魔法”的步骤,将五彩斑斓的颜料滴入水中,用搅拌棒划出优美的纹路,再小心翼翼地将扇面浸入其中。“青色配蓝象征山水,红色配金代表吉祥”,陈艺老师一边指导色彩搭配,一边讲解传统配色背后的文化寓意。扇面制作完成后,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倒挂在通风处晾干,现场宛如一场微型艺术展。

课程接近尾声时,陈艺老师结合课件中“漆扇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案例,启发孩子们思考传统技艺如何进行创新表达。她还播放了漆扇制作的短视频,展示了漆扇在舞台艺术、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多元应用。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陈艺老师,她表示:“通过此次‘漆扇绘舞风华’课程,希望孩子们不仅学会技艺,更读懂漆扇背后的工匠精神和美学追求。既培养动手能力,又厚植文化认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5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