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血脉永续:人民海军家国情点燃中国海洋大学学子报国志

发布时间:2025-07-19 16: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毛玉晓   阅读 6.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通讯员 滕芳莹 毛玉晓)在青岛市市南区滕远故居内,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与一枚枚闪亮的勋章无声诉说着这位老海军将领的故事。2025年7月5日,中国海洋大学“深蓝血脉·赤诚永铸”人民海军精神寻访传承实践队来到滕远故居,寻访滕远之子滕海,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响,回溯人民海军从舢板小艇到劈波深蓝的伟大征程。

▲图为队员采访滕海

在滕远故居,队员们屏息凝神,深感肃穆与敬仰。滕远之子滕海轻抚一张张泛黄照片,讲述着父亲这位铁血将领不为人知的柔情:“得知双胞胎儿子出生,父亲飞奔买回十只奶瓶。身着军装的他,差点被小卖部误认为幼儿园采购员。”不仅如此,滕远对于孙女滕芳莹亦疼爱有加,滕海回忆,父亲曾将小纸条贴满孙女滕芳莹的额头,一老一少笑声满溢。这温情的一幕幕,揭开了滕远鲜活的另一面:冷峻军装下跳动着一颗滚烫的心。

▲图为滕远与滕芳莹合照

历史抉择:从江阴星火到深蓝征程

1949年,目睹敌舰远遁却无力追击的切肤之痛,“有海无防”的现实困境,在滕远心中烙下“无海防则无国防”的信念。当滕海与三姐滕玲重走父亲足迹,一段被岁月模糊的历史豁然开朗:父亲亲历的并非白马庙13人会议,而是江阴要塞八百将士集结的海军成立大会。历史选择了滕远,而他以毕生热血回应。作为人民海军初创的“火种”,他亲历了从木帆船到钢铁舰队的沧桑巨变。

▲图为滕远与家人合照

在列宁格勒海军学院,他与德国军官同室竞技。语言不通?便挑灯夜战。四年苦读终结硕果:成绩超越德国同窗。三名中国学员的名字被镌刻于学院的大理石荣誉牌,滕远亦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苏联国家考试:中国人,绝不逊于任何人!

▲图为滕远照片

“四虎艇长”:战火淬炼的赤诚勋章

青岛莱阳路8号码头,六艘苏制鱼雷快艇见证了共和国海军的起步。四位同属虎的年轻艇长共居斗室,铸就“四虎艇长”的传奇。在苏联长大的王苏南将“文盲”误说成“流氓”的轶事,至今令人莞尔;而当特殊年代风暴袭来,滕远冒险探视病中的战友,紧握其手低语“挺住”的坚守,更显战友情深。这份生死与共的赤诚,穿透历史烟云,感人至深。

▲图为滕远与战友合照

精神灯塔:照亮蓝色国土的未来

滕远的精神遗产在故居展墙熠熠生辉:“为人正直”镌刻着四十年军旅无暇的记录;“严于自律”凝结着留学时超越对手的意志;“毕生奉献”写满了毕生奉献海疆的家国大爱。铿锵有力的诗句如灯塔长明,照亮新时代青年航路:

闪闪红星是军魂,

烈火熊熊铸此身。

国泰民安新长城,

神州完璧定乾坤。

▲图为滕远书画之一

▲图为滕远印章

▲图为滕远勋章之一

“亲手触摸滕远先生众多勋章的那一刻,我理解了‘海洋强国’‘科研报国’的真谛。”队员徐晗昀感慨。这支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队伍,在滕远故居完成了一场特殊的启蒙:从实验室走向深蓝战场,从数据模型到万里海疆,新时代海洋人的担当在此刻锚定。

▲图为滕海与实践队员合照

当实践队员齐诵滕远在纪念海军成立60周年时创作的诗句“海上长城战火生,旱鸭过江变蛟龙”,声浪激荡在老宅,回音不绝。从江阴初创的舢板到劈波深蓝的航母,从海军滕远到海大青年,赤诚报国的血脉从未断绝。实践队员郑重写下:将论文写在万里海疆,以科技利剑守护蓝色国土。这铿锵誓言,正是人民海军精神在新时代最澎湃的回响:深蓝血脉,赤诚永铸!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毛玉晓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8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