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7月14日,长安大学“道通边疆·籽聚同心”实践队携手新疆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赴塔城拜访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沙勒克江·依明,以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开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篇章。
长安大学与新疆工程学院实践队合影
一面国旗,岁月中的家国坚守
清晨的哈尔墩社区,阳光洒在沙勒克江·依明家的庭院。上午10时,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旋律,五星红旗在老人亲手搭建的升旗台上冉冉升起。在国旗下,沙勒克江老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宣讲教育,向实践队员讲述了他十六年如一日升国旗的故事,鼓励学生不忘初心、报效祖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祖国富强和民族团结贡献青春之力。
升旗仪式
馆藏光阴:三代人的接力传承
沙勒克江家庭展馆内,泛黄的信笺记录着解放军驻扎他家八年的鱼水情深,褪色的锦旗镌刻着“爱国拥军模范”的荣光。沙勒克江·依明抚摸着珍藏的国旗说:“父母曾教导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我要让国旗永远飘扬在边疆,让孩子们知道,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沙勒克江家庭展馆内陈物品
薪火相承:跨越民族的青春对话
“爷爷,您坚持升旗的动力是什么?”面对队员提问,沙勒克江·依明目光坚定:“是解放军的恩情,是这片土地的养育,更是看到年轻人愿意接过爱国火炬的欣慰。”沙勒克江・依明向实践队赠予小院升起的第一百七十七面国旗。他叮嘱道:“你们是国家的未来,要把民族团结的种子种在心里,让各民族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奋斗,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实践队员访谈沙勒克江
沙勒克江向实践队赠予国旗
一面国旗,连接着边疆与内地;一次升旗,凝聚着青年与时代的共鸣。实践队将把这面珍贵的国旗带回校园,使之成为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生动见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供稿:朱安琪、涂尹豪
供图:涂尹豪、贾则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安琪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