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婷婷)为切实提升青少年暑期安全防范意识,筑牢反诈防骗思想防线,7月16日,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洪山一中“爱心托管班”内,一堂由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联合洪山镇派出所民警精心打造的防诈骗安全教育课火热开讲。志愿者与民警李澄月协同授课,通过鲜活案例剖析与沉浸式互动交流,为学生们送上了一份实用的暑期安全“防护锦囊”。
课堂上,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率先登场,聚焦“青少年身边的诈骗‘陷阱’”展开讲解。“同学们,要是收到‘免费领取游戏装备’的链接,你们会点吗?”一个贴近生活的提问瞬间点燃了课堂气氛。在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中,志愿者结合“冒充好友借钱”、“低价充值诱骗”等学生群体易中招的典型案例,层层剥开骗子的伪装:“这些看似诱人的‘馅饼’,往往暗藏骗取账号、盗用钱财的‘陷阱’。”随后,志愿者清晰总结出“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信息、不泄露个人隐私、不随意转账付款,为学生们建立了初步的防骗认知框架。
▲图为志愿者给学生们上课
“刚才志愿者讲的都是大家容易遇到的‘明枪’,我再给同学们提防一下更隐蔽的‘暗箭’。”身着警服的李澄月警官接过话题,其专业身份和权威解读立刻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她以近期辖区内发生的真实案件为教材,发出有力警示。“上个月,邻村就有学生遭遇了‘冒充老师’诈骗,对方以‘缴纳资料费’为由,诱导学生催促家长转账。”李警官展示着真实的聊天记录截图,语气恳切,“遇到涉及转账的要求,务必第一时间通过可靠途径(如直接致电老师)核实,切莫慌乱操作!”
针对“刷单返利”、“中奖兑换”等更具迷惑性的新型诈骗手段,李警官用“画饼充饥”作比,生动揭示了其本质:“骗子往往先施以小利诱你入局,待你投入加大便消失无踪。”她还现场传授了识别可疑号码的技巧,强调了牢记110报警电话的重要性,并郑重提醒:“凡是拿不准、有疑虑的情况,务必及时求助家长或老师,他们才是你们最坚实可靠的后盾!”
互动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有人发链接说填信息能领学习资料,能填吗?”“如果接到陌生电话说家人出事要打钱,怎么办?”学生们小手高举,争相提问。李警官一一耐心解答,并现场编创了一段朗朗上口的防诈口诀帮助记忆:“陌生来电多留心,链接红包莫轻信;转账之前问清楚,家长老师最放心!”
▲图为李澄月警官给学生们上课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意犹未尽,不少孩子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要点。“原来骗子的花样这么多,以后我肯定不会随便点不明链接了。”一名学生感慨道,还不忘向同桌复述刚学到的“三不原则”。
此次防诈骗专题课程,是四叶草青年志愿服务队深化“爱心托管班”服务内涵、护航青少年暑期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志愿者生活化引导+民警专业化深化”的创新联动模式,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活动不仅系统传授了识别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实用知识和技能,更在学生心中深植了“警惕陷阱、安全自护”的种子,显著提升了他们的风险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警校携手,寓教于乐,为洪山一中“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暑期安全“防诈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婷婷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