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风掠过双江镇的青瓦,捎来了这样一群青春筑梦人,为推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走深走实,助力乡村儿童暑期生活提质增效,以宣讲为桥传播爱国主义文化,厚植爱国情怀。2025年7月12日至7月14日,实践团一行深入金龙、双江两社区青少年之家,为社区儿童们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传统文化+多语种”文化盛宴,让红色基因和语言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发芽。当青春遇上乡村,热枕撞上使命,实践团期望以青春力量点燃孩子们的假期光芒,书写一篇属于这个夏天的筑梦故事。
图为实践团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程坪供图)
红色课堂进社区,童心向党筑信念
图为实践团成员进行课程导入(程坪供图)
2025年7月12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英语学院“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走进双江社区,一场思想引领的启蒙课由此拉开本次七彩假期的序幕。“国旗、团旗、军旗、五星红旗……”一声声响亮的回答是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团队成员白倩以“祖国旗帜在我心”为桥,带着孩子们走进这些旗帜,领悟旗帜背后的故事。
图为小朋友展示红旗(程坪供图)
通过“小小红旗我会做”手工制作环节,让小朋友们在粘贴五星的不干胶环节中体悟“红色”的来之不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歌曲《少年中国说》开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课堂的探索三步曲:国家、社会、公民,学习“富强”“自由”“爱国”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引导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非遗文化共传承,巧手慧心展风采
2025年7月13日下午,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英语学院“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走进金龙社区,实践团成员熊金接过授课接力棒,开展 “民族与建筑” 主题课程带领小朋友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课程现场(程坪供图)
通过图片与故事,介绍蒙古族长袍的实用与威风、傣族筒裙的轻盈灵动、维吾尔族服饰的浓烈色彩,以及苗族服饰 “穿在身上的史书” 特色。通过现场示范“三步画草图、均匀上色”的技法,让小朋友们分组进行服饰临摹绘画,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民族服饰。“民族服饰展示会”开秀,孩子们高举自己的画纸,争相介绍“这是我画的孔雀云南”“我的藏族袍子只穿一只袖子……”。
随后,熊金带领孩子们认识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四合院的尊卑格局、福建土楼的防御智慧、徽派建筑的马头墙韵律。伴随着讲解课堂也陆续进入尾声,一场“巧手捏捏捏”创作活动也在实践队成员的组织下开启。孩子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棕红色的“四合院”、灰白色的“土楼”、黛瓦粉壁的“马头墙”陆续诞生,现场秒变“小小建筑师”竞技场,本次创作活动不仅锻炼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更加深了她们对中国建筑智慧的理解。
多语课堂探世界,五常语言连中外
2025年7月14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英语学院“星火接力,‘潼’心筑梦”实践团走进金龙社区,以支教为载体,发挥外语专业优势,为孩子们开启“联合国五常语言”特色课程,用语言绘就多元文化与家国情怀交融的画卷。
图为实践团成员介绍英语使用国家(程坪供图)
团队成员龙欣语率先拉开序幕,生动勾勒出英、美、加等国风貌:大本钟的钟声、自由女神像的姿态与炸鱼薯条等美食,让孩子们仿若置身异国;运用“as busy as a bee”等趣味短语,更让英语的灵动深入人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俄语基本常识(程坪供图)
团队成员王鑫从俄语“你好(Привет/Здравствуйте)”教起,耐心纠正发音,深入浅出地讲解俄语作为联合国官方语言的地位,以及其在欧亚交流中的桥梁作用,让孩子们明白一句问候承载的跨文化使命。俄语课堂播下的交流种子尚未沉寂,团队成员李燕便带来法语课堂。她从法语字母韵律讲起,分享其在外交领域的价值,教孩子们用“Jet 'aime, China”抒发爱国热忱,让法语的浪漫严谨化作家国情怀的表达。
图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俄语基本常识(程坪供图)
当跨语言的热忱仍在激荡,沈小丽以《探索语言与文化的奥秘—开启汉语之旅》收尾,带孩子们追溯汉字从“结绳记事”到楷书的演变,从世界语言图景回归中华文字根基,理解母语文化的深厚底蕴。
七彩课堂启童心,青春聚力传薪火
从红色旗帜到核心价值观,从民族服饰到传统建筑,从母语文化到多国语言,实践团以丰富的课程形式,为双江镇的小朋友们打开了认知世界的窗口,让乡村儿童在假期中收获知识、增长见识。后续,实践团将继续依托 “七彩假期” 平台,持续开展“薪火传九州,同拼中国梦”“我的祖国我奉献”“活力童年运动汇”等系列特色课程,用专业所学为双江镇儿童点亮多彩夏日,用青春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儿童合影(程坪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熊金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