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天湖新画卷:重外院学子推普助农,践行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5 19: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明月 牟靖 何凤玺   阅读 2.8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李明月、牟靖、何凤玺)七月流火,暑气漫过田埂,却挡不住一群青年的脚步。2025年7月15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金刀青迹”绿色发展倡导团的10名队员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北碚区胜天湖的征程。他们手握相机,要为胜天湖的碧波留影;他们口传乡音,要为方言与普通话搭起桥梁;他们脚踩泥土,要为绿色农产劈开销路。这支以“金刀”喻锋芒、以“青迹”书担当的团队,用镜头、话语和智慧,在乡村大地上写下属于青春的绿色答卷,以青春力量为胜天湖地区发展注入动能。

胜天湖坐落于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胜天湖村邓家沟。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水域辽阔、山峦环抱。胜天水库作为以防洪、供水为主,兼具灌溉、发电功能的中型水利工程,静静伫立在华蓥山脚下。踏入胜天湖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横跨湖面的石桥。桥身古朴,与周边葱郁山林、澄澈湖水相得益彰。桥边垂下的竹枝,似是大自然伸出的“手”,轻轻撩动着湖面。透过枝叶间隙望去,远处山峦层叠,绿意如瀑倾泻而下,将湖水染成翡翠般的色泽。胜天湖的这些景致,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当地生态保护的成果体现。

▲图为胜天湖局部,朱灵玲供图

▲图为胜天湖局部,贺兴月供图

响应北碚区团委对于胜天湖宣传片的拍摄需求,15日上午九时,“金刀青迹”绿色发展倡导团带着专业与热忱深入该地,为其进行拍摄,旨在提升胜天湖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在拍摄宣传片时,为最大化展现生态魅力,团队精心规划,利用光线变化捕捉胜天湖的多样美感;明确人员分工确保拍摄流程顺畅。在拍摄过程中,团队深刻感受到了这份自然馈赠的珍贵。这里的一桥、一林、一湖、一鹅,串联起生态之美,也承载着绿色发展的希望。胜天湖作为当地重要的生态名片,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未来,当宣传片带着圣天湖的故事走向更多人,相信这片藏于山水间的生态明珠,会吸引更多目光,不断发展。

▲图为“金刀青迹”实践团,朱灵玲供图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在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实践团在胜天湖村展开推普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采访了当地居民。了解到大部分年轻居民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然而,部分年长者更习惯用方言交流。这一差异,让团队明确方向:推普不是摒弃方言,而是为乡村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窗口。李大爷在胜天湖旁生活了大半辈子,他笑着告诉队员们:“现在来旅游的人可多啦,还有不少外国人呢!虽然咱听不懂他们说啥,但景区有翻译的人在,沟通倒也没啥大问题。”这番话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胜天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更加坚定了要拍好宣传片的决心。

▲图为“金刀青迹”实践团进行推普调研,李明月供图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实践团以“推动乡村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在胜天湖村与果农王义对当地农物种植进行调查了解。王义带领实践团到他的翠冠梨园进行参观拍摄。他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种植历程,从最开始的爱好到现在大规模的承包,他始终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园内的梨树从不打农药,而是采用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对抗病虫害,施用有机肥料,确保梨的天然品质。“只有坚持绿色种植,才能让消费者吃到健康、美味的梨,也能守护好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王义说道。队员们被王义的坚持所打动,纷纷行动起来,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为梨子拓宽销售渠道,为这份绿色品质的坚守出一份力。

▲图为“金刀青迹”实践团前往果园参观,牟靖供图

▲图为“金刀青迹”实践团合影,朱灵玲供图

“金刀青迹”绿色发展倡导团用镜头记录胜天湖之美,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宣传,不仅为乡村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贡献了力量,也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锻炼,彰显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接下来,实践团将继续行动,在绿色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更多的人了解胜天湖,让普通话这一语言桥梁连接起更广阔的天地。

▲图为“金刀青迹”实践团合影,牟靖供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何凤玺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0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