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幼儿师专“红心”青年筑梦团“三下乡”:篮球叩史墙,水瓶载山江

发布时间:2025-07-15 17: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阅读 1.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谭圆 唐子珺 王昱博)在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816小镇,一座青砖黛瓦的芳华大礼堂静静矗立。这里曾是三线建设时期816工程建设者们集会、学习的重要场所,木质座椅的磨痕与墙面斑驳的标语,都镌刻着艰苦奋斗的岁月印记。近日,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红心”青年筑梦团的志愿者们走进这座承载三线记忆的礼堂,开展了一场融合体育活力与红色传承的“三下乡”活动。借助篮球操教学+沉浸式体验的融合模式,让当地小朋友在每一次跳跃与呐喊中感受青春活力,在每一滴汗水与协作中体悟816精神的深刻内涵,让红色基因随着跃动的脉搏代代相传。

芳华大礼堂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当年816工程的建设者们曾在这里召开誓师大会、学习先进事迹,墙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语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清晰。如今,志愿者们将体育教育搬进这座充满故事的礼堂,让红色空间成为培育少年活力的课堂。“选择篮球操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协调性,更希望通过集体运动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负责教学的志愿者邱月介绍道。

“拍球要用力均匀,运球时眼睛要向前看!”清晨的阳光透过芳华大礼堂的玻璃窗,洒在孩子们跃动的身影上。志愿者们正带领孩子们开展篮球操教学,拍球声、脚步声与欢快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为这座沉静的历史建筑注入了童真活力。

图为“红心”青年筑梦团成员志愿者半蹲示范握球动作。余可欣 供图

经过两小时的教学,孩子们已经能跟着音乐完整完成篮球操动作。当最后一个动作定格时,礼堂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志愿者们为每个孩子贴上“运动小能手”贴纸,孩子们抱着篮球在礼堂里奔跑欢呼,历史的厚重与青春的灵动在此刻完美交融。

篮球操的活力过后,礼堂内的氛围逐渐沉静下来。志愿者们组织了一场特殊的体验活动——模拟816工程建设者负重作业。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系在肩上,体验建设者们当年搬运建材的艰辛。

图为孩子们好奇地看着志愿者为他们佩戴水瓶,体验即将开始。田荣义 供图

“当年816工程的建设者们没有大型机械,全靠人力搬运钢筋、水泥,在深山里开凿洞体。今天我们用水瓶模拟建材,感受他们的辛苦。”志愿者冯甜甜向孩子们讲述活动意义。随着一声令下,孩子们肩负“重担”开始短距离行走,起初大家还带着好奇嬉笑,几分钟后便渐渐放慢了脚步,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体验结束后,志愿者组织孩子们分享感受。“我只走了五分钟就累了,建设者叔叔们太伟大了!”“我以后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浪费粮食。”孩子们质朴的话语里,藏着对历史最真切的理解。

图为活动结束后全体孩子与志愿者面向镜头的大合照。余鸿福 供图

此次芳华礼堂的实践活动,通过“动起来”的体育教学与“沉下去”的体验感悟,让816精神变得可触可感。“红心”青年筑梦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依托816小镇的红色资源,开发更多“体验式”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理解历史、传承精神。正如芳华大礼堂见证的那样,从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斗到新时代青年的接力传承,816精神正以鲜活的方式融入少年心灵,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