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饶平湖水村,青年林在晨风中泛起层层绿浪,白鹭掠过如镜的湖面,百年榕树下传来村民的欢声笑语。7月,“归潮”实践队踏上这片土地,在古祠堂的飞檐翘角与蔬菜基地的累累硕果间,触摸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
团队合照
协调发展:汫洲镇政府“绿色通道”
在镇政府的协助下,实践项目与地方发展需求精准咬合。项目启动的第一天,“归潮”实践队在汫洲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了解了关于汫洲镇的相关事宜,并做出了关于湖水村与东灶村拍摄的大体方向,为“归潮”实践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团队与政府人员交流拍摄方案
山水入画:青年林与湖泊共生的生态密码
上午,实践队各成员协调好拍摄内容后,跟随村民穿行于杉木林间。这片由返乡青年集体栽植的生态林,如今成为湖水村的天然氧吧。林间标识牌,记住了这片青年林。青年林锁住了水土,为湖水村生态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湖水村青年林
榕荫下的乡村治理:古树的现代使命
村内生长着几株百年大榕树,他们虬结的根系深扎土地,如睿智长者,默默注视着村子里的发展。围绕着百年榕树,村内计划建造彩虹道路,为村内绿化发展,添加新活力。古树见证的不仅是岁月流转,更是传统治理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共生。
湖水村榕树
政府人员介绍榕树历史
祠堂新生:永思堂里的孝道传承
踏入黄氏宗祠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金漆木雕在光影间流淌着华彩,堂内的画像记录着湖水村悠久的历史。看着祠堂内石柱上的字,仿佛听见先人的谆谆教诲,记载着村民对生活的殷切期望。
政府人员带领团队参观当地宗祠
古树根脉深扎土地,青年林新绿蓬勃向上;祠堂孝道融入日常,时蔬助力经济发展,山海之间书写振兴答卷。通过村民的介绍与镜头,呈现湖水村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变革中的“静水深流”。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余彦悦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