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会科普组科学魔术秀点燃科技火花

发布时间:2025-07-14 07:1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勇 舒雪 李嘉元 赵子仪   阅读 729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4日讯(通讯员陈勇、舒雪、李嘉元 赵子仪)7月13日,科普组精心策划的“科学魔术秀”专场活动如约而至。在欢声笑语中,志愿者们用火焰掌、小苏打白醋吹气球、熔岩灯等趣味实验,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惊喜的科学盛宴。

“火焰掌”表演率先点燃全场。只见志愿者戴上防护手套,将丁烷气体注入含有洗洁精的水中,轻轻捧起充满丁烷气体的泡沫,用点火器一点,手掌瞬间被蓝色火焰包围。孩子们瞪大眼睛,既惊叹又好奇,纷纷追问原理。志愿者耐心解释:“火焰的产生是因为丁烷气体快速燃烧,燃烧速度极快,热量尚未传导至手掌就已熄灭,因此看似危险却不会烫伤。泡沫中的洗洁精帮助稳定气体,形成安全的‘火焰手掌’效果。”互动环节中,志愿者在严格的安全措施下,指导孩子们观察火焰特性,体验科学的奇妙。

▲图为火焰掌的表演

“小苏打白醋吹气球”实验则将现场变成欢乐的实验室。志愿者将小苏打倒入气球,再套在装有白醋的瓶子口。随着两种物质接触,气球迅速膨胀,仿佛被施了魔法。孩子们争相尝试,欢笑声此起彼伏。志愿者借此机会科普酸碱反应原理:小苏打(碳酸氢钠)与白醋(乙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压力将气球吹起,让抽象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熔岩灯”制作环节。志愿者将食用油、水、泡腾片与食用色素混合,沉入水底的泡腾片遇水释放二氧化碳,推动彩色油滴上升,形成绚丽的“熔岩流动”景象。孩子们围坐观察,惊叹于“火山喷发”的视觉奇观,志愿者则深入浅出讲解密度差异与化学反应原理:油与水不相溶,油的密度较低上浮;泡腾片产生的气体带动油滴上升,遇冷后气体逸出,油滴回落,循环往复形成动态效果。

▲图为活动结束后的合影

活动持续近两小时,数十名志愿者与上百名孩子、家长深度互动。参与者纷纷表示,科学魔术秀不仅趣味十足,更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社区负责人表示:“科普活动让知识变得鲜活,希望孩子们在欢笑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勇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4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