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农林大学子赴温州开展传统村落调研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号召,深入探寻古村落保护现状与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文化振兴,7月3日-7月7日,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守护古韵·赋能乡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5人,在鲍沁星、陈丹秀两位老师带领下,先后赴温州市永嘉县、苍南县、泰顺县、文成县共9个村落、2个公园,开展以“寻访古村落,探索活化路”为主题的深度社会实践调研。
踏勘传统风貌,探寻活化路径。团队首站走进了楠溪江流域古村落,重点走访了永嘉县枫一村、芙蓉古村和岩头古村。在与当地村干部、民宿主理人进行简单交流后,团队了解到古村落正推行镇政府统一管理模式,同步推进古城旅游项目建设;同时,当地着力传承与发展“弹棉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游客设计了沉浸式体验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无人机航拍,团队掌握了古村落的建筑风貌特征、深层文化基因及活化发展现状,并系统梳理其保护利用中的问题与潜在发展优势,初步掌握了古村落发展的现实需求,为后续提出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助力绘就“守护与振兴”并重的新图景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1 团队成员与民宿主理人合照
图2 团队拍摄于永嘉县芙蓉村
聚焦空间肌理,重塑古村新生。团队走进温州市苍南县,先后走访后谢村、碗窑村、青创公园及矴步头村,深入探寻不同区域的发展特色。在苍南调研期间,团队成员无不惊叹于台商小镇青创公园的现代化、沉醉于以碗窑古村为代表的古村落的独特历史底蕴,深感苍南县发展之迅速。在与碗窑村、后谢村村干部访谈后,成员们了解到了目前古村落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旅游业发展动力不足、常住人口减少等,同时也在发展较好的矴布头村学习了村落活化发展的经验。
图3 苍南县青村纪公园
图4 团队与矴步头村村干部合照
触摸岁月痕迹,唤醒文化记忆。团队先后前往温州市泰顺县上交垟村、大丘坪村、廊桥文化园以及文成县让川村,感受不同村落呈现的发展特色与现状。在调研期间,泰顺县独有的廊桥文化以及文成县让川村的畬乡文化令人印象深刻。队员们结合农耕文化体验、少数民族元素融合、廊桥文化传承等内容,通过与村民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村落活化路径。
图5 泰顺县上交垟村
图6 泰顺县廊桥文化园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们不仅体验了温州丰富的传统文化,还深入了解各村落在历史沿革、文化传承、旅游开发及活化利用方面的现状与挑战,系统梳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后续形成科学可行的发展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推动古村落实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7 团队与后谢村村干部合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林晨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