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赵文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边疆地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2025年7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一团新黄宫社区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夏日——以“自然艺术家的模仿秀”为主题,为社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旨在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更是对国家政策的具体实践,致力于提升边疆地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
走进伪装大师的世界: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活动中,团队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精妙拟态现象,如叶虫精确模拟叶片纹路、兰花螳螂伪装成花朵等待猎物、枯叶蝶停歇于树枝时宛如一片枯叶等实例,向孩子们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这些生动的例子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图为孩子们认真聆听团队生态导师讲解。通讯员 陈青山 摄
正如团队主讲成员所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既能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美妙,也能培养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花朵与果实的巧妙伪装:揭示自然界的智慧
除了昆虫的伪装技巧,团队还介绍了花朵如何模仿雌性昆虫吸引雄蜂授粉,以及某些植物果实如何伪装成果子或粪便以避免被捕食者发现的有趣案例。例如,铅色槌唇兰通过外观和气味模拟雌性刺臀土蜂,成功诱骗雄蜂前来访问以实现授粉;银白镊被灯草的果实则模仿羊粪便的形状、大小、颜色甚至气味,以此安全传播种子。
图为生态导师向孩子们介绍灯草如何欺骗屎壳郎。通讯员 冷佳慧 摄
这些例子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存智慧,也启示人类社会应借鉴自然规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寓教于乐,点亮童心:皮影小剧场的独特魅力
为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自然知识的理解,团队特别策划了一场名为《藏匿皮影小剧场》的皮影戏表演。该表演结合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学教育理念,利用光影效果生动展现了竹节虫在树枝上的拟态行为。
图为团队以皮影戏的方式展现生物拟态的故事。通讯员 陈青山 摄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许多家长反馈,孩子看完表演后经常停在绿化带旁边观察,表现出浓厚的探索欲望。这正是团队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让科学知识变得更加亲近易懂,从而点燃孩子们心中的探索之火。
探索之火,铺就未来:播种希望的种子
此次系列活动的成功开展,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同时培养了他们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意识。不少小朋友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发现了大自然中隐藏的无数秘密,并立志将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去揭开更多未知的奥秘。家长们也纷纷表示支持这样的科普活动,认为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引导作用。
撰文 | 赵文凯
图片 | 施翔
审核 | 施翔 刘镇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文凯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