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商学院仲夏志愿服务队:青年视角下的田坝村振兴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3 19:26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饶志轩   阅读 343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关键。贵州赫章县田坝村作为西部山区典型,兼具高海拔葡萄产业生态优势和红色文化资源,却面临劳动力外流、产业链薄弱等困境。武汉工商学院青年团队响应“百万青年下乡”号召,开展“数字助农+文化赋能”双轨实践,通过直播电商、IP孵化等技术手段,结合红色文化与民族风情,构建“生产—销售—文化”全链条振兴方案。

青春力量,数字兴乡

“在帮助农户直播带货的过程中,我真正理解了电商助农的意义。”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仲夏志愿服务队的5名同学深入实际,来到贵州省赫章县田坝村,为当地葡萄种植户开展数字技术培训和电商助农服务。在6天的实践中,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学习葡萄种植技术,锤炼电商运营能力,在与农户的朝夕相处中理解乡村真实需求。

虽然还是学生,但校园的实践经历让管理学院学生舒潇和饶志轩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知道,要真正帮助农户增收,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刚落地葡萄园,成员们就立即与果农们深入交流,从葡萄种植的选种、施肥,到培育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再到销售环节的市场渠道、价格波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队员们虚心地向经验丰富的果农学习葡萄种植技术,认真记录下每一个关键要点。通过与农户的深入访谈,他们全面了解到当前葡萄种植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比如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市场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

为了更科学地助力葡萄产业发展,队员们还实地考察了葡萄的生长环境。队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优化种植技术、提升葡萄品质出谋划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帮助农户彭叔直播卖葡萄时,团队成员卢慧洁和聂彩霞发现村里的网络信号不稳定,影响了直播效果。他们立即调整方案,在直播的同时也以录制短视频的方式展示葡萄种植过程。“这是我们田坝村的玫瑰香葡萄,天然无污染…”卢慧洁举着手机,在葡萄架下一遍遍拍摄。经过反复调试,最终直播的浏览量以及制作的短视频点击量在平台上都有不错的效果。

“这些大学生真用心!”彭叔感动地说。队员们不仅帮他在网上卖葡萄,还教会他使用智能手机接单。现在,通过直播,彭叔累计已收到10棵葡萄藤的认养订单,同时线上收到86笔葡萄预订单,提前与极兔速递沟通好快递发货方式以及物流时间等,做好葡萄从落地到发出的流程准备。并且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建立微信售后群聊,在线上分享当地市场行情价格,及时沟通物流信息,做好葡萄质量保证,通过网络将消费者同农户直接对接,从葡萄园到直播间,一条数字化供应链就此诞生。

仲夏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了葡萄打包的全过程。同时,在等待打包的间隙,队员们还帮李大叔分析市场行情,建议他尝试种植不同品种的葡萄。“相信有了电商渠道,我们的葡萄一定能卖得更好。”队员舒晨曦说。

与此同时,团队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他们借助当下热门的直播平台,开展葡萄知识科普直播活动。在直播间里,队员们生动形象地介绍葡萄的品种特点、营养价值、种植过程等知识,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不仅拓宽了群众对葡萄产业的认知视野,也为葡萄产业升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团队还与当地合作社及极兔快递进行积极沟通,探讨合作方式,致力于拓展潜在的农副产品市场,为葡萄等农产品的销售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图为仲夏志愿服务队在葡萄地里直播

生态与产业的双赢探索

不仅仅局限于葡萄产业,管院仲夏志愿服务队还将目光放远到贵州的整体产业,综合分析当地的产业情况,以期在实践中找到真正助力发展的方法。团队来到了辽阔壮美的阿西里西大草原。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的胜地,更是当地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区域。队员们针对这两个产业展开了深入调研。他们与牧民们亲切交流,了解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养殖方式、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与旅游从业者深入探讨,分析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游客需求、市场竞争等情况。

同时,队员们实地考察荒漠化区域的土地状况,与当地农业专家和农民交流,了解荒漠化对农作物生长、农业产量等方面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和分析,队员们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寻找切实可行的对策,希望能为这片土地的绿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仲夏志愿服务队成员深入草原开展调研

线下实践 线上智援

与此同时,线下实践团队也与线上成员进行了紧密沟通,开展了一场高效的线上会议。在会议中,大家各抒己见,热情高涨。线下队员们详细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分享了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调研成果。线上成员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随后,团队成员们系统整理了实践过程中收集的素材和视频资料,为后续的总结工作和成果展示做了充分的准备。

最终,团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了返程之路。此次“三下乡”活动,团队成员们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着乡村大地,用丰富的知识和辛勤的汗水助力乡村发展。在农业、红色文化、生态等多领域的实践探索中,他们为田坝村的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充分展现出武汉工商学院青年学子勇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乡村振兴的青春实践样本

可复制的“田坝样本”如何落地?物流企业可开通“助农专线”,针对农产品特性优化运输方案,如我们与极兔合作的冷链专线,损耗率控制和运费优惠机制值得推广。高校可建立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将专业教育与地方需求结合,如我们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设计的农户培训体系、工商管理学生制定的营销策略,都是课堂知识的实践转化。

构建青年成长新型课堂,通过田间课堂、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景,实现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培养"懂技术、知农情、有情怀"的复合型人才,创新了思政教育实践载体。将红色教育融入产业振兴,开发"红色文旅+特色农产品"融合业态,通过青年视角挖掘、传播红色文化,增强文化传承的现代感染力。

仲夏志愿服务队在泥土中读懂乡村与青春,我们为乡村带来新观念、新技术,乡村则教会我们脚踏实地的做事方式。我们明白青春的价值正在于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些跃动在田坝村的青春身影,正是当代青年以实践丈量祖国大地、以担当诠释时代使命的生动注脚。当更多高校学子将专业所长融入乡村肌理,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必将绽放出最鲜活的色彩。(通讯员:武汉工商学院仲夏志愿服务队)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饶志轩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