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河北传媒学院智农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塔元庄的同福智慧农场,深入探访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在这里,队员们近距离观察了气雾栽培、南果北种、鱼菜共生等创新农业技术,学习了智慧农业如何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感受科技为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图为小分队在同福智慧农场的合照/图注
在同福智慧农场的现代化温室里,智农未来小分队见证了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农场经理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智慧大脑"系统:"我们通过物联网技术,将200多个传感器与中央控制系统相连,可以实时采集并分析大棚内的40多项环境参数。"这一系统大大减少了农场的劳动力,体现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图为小队成员们在与农厂负责人谈话/图注
在气雾栽培区,队员们看到生菜、圣女果等作物悬空生长,根系直接吸收雾化营养液。农场经理算了一笔账:"相比传统种植,气雾栽培节水达95%,生长周期缩短1/3,产量却能提高5-8倍。"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套系统已实现全自动化管理,通过电脑控制就能完成营养液配比、喷雾频率等精细调节,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
▲图为气雾栽培区/图注
南果北种示范区则颠覆了队员们的认知。在这里,火龙果、百香果等热带水果长势喜人。"我们采用'环境模拟+品种改良'双重技术路线,"工作人员向队员们解释道,"通过智能调控光照、温湿度,再结合特选品种,成功实现了热带水果在北方的高产栽培。"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北方的土地上,也可以种植南方的水果,这让队员们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
▲图为南果北种区/图注
鱼菜共生系统展现了生态循环农业的魅力。养殖池中的鱼粪经微生物分解后,转化为蔬菜所需的养分;净化后的水又回流养鱼,形成闭环系统。"这个200平方米的系统,每年可产出5000斤蔬菜和800斤鱼,水资源利用率提升90%以上。"工作人员补充道。
▲图为鱼菜共生系统/图注
最让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农场的AI病虫害预警系统。通过高清摄像头和图像识别技术,可提前3-5天发现病害征兆,准确率达92%。"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队员们不禁感慨,"科技让农业从'看天吃饭'变成了'知天而作'。"病虫害预警系统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也减少了自然对作物的影响。
▲图为农场里的自动病虫监测仪/图注
农场里的自动病虫监测仪
"这些数据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改变。"小分队成员纷纷表示表示,"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科技必须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基于调研成果,团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线上方面,团队成员在抖音等平台制作发布了“科技富农”系列宣传的短视频,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了农场的智能化管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科技于农业的重要性。线下方面,小队成员们向周边村庄的村民、未参与调研的同学以及一些游客进行线下科普,并制作调查问卷让更多的人了解智能化管理的高效与便捷。
智农未来小分队的成员们表示,此次实地调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也让他们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必将促进其他事物的发展,科技赋能不仅对农业发展有这重要的作用,对其他领域也势必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智慧农业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未来,他们希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同福智慧农场的成功经验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展现了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智农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调研,探索更多智慧农业的创新模式,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若南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