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梨韵,绣美吾夏团队与吾夏克铁热克村儿童共赴油画之约

发布时间:2025-07-13 19:20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鑫媛 高通   阅读 3.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夏日的吾夏克铁热克村充满生机,一场特殊的“油画课堂”在村委会的小教室热闹开展。2025年7月13日,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丝路梨韵,绣美吾夏”三下乡团队的大学生们带着颜料和画纸,与村里的30余名孩子,用斑斓色彩编织出一段难忘的记忆。

▲图为丝路梨韵,绣美吾夏团队成员照。 陈琳 供图

实践队员们带着颜料、画笔和画纸,与村里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用色彩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艺术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悄然萌芽。

▲图为团队成员与拉莱沙地克小朋友共绘油画。 赵恒慷 供图

高低错落的身影围在一起——有攥着油棒笔的一二年级小不点,也有握着刮刀的七八年级大孩子。实践队员带来的油画互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色彩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

▲图为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一起绘画。赵恒慷 供图

这次的互动虽以油画为主,但实践队员们特意备齐了彩铅、蜡笔这些小家伙们熟悉的伙伴。希望这些不同的画笔能像一把把钥匙,打开更多色彩的秘密——让他们在油画的厚重之外,也能感受彩铅细细勾勒的灵动,或是蜡笔肆意涂抹的鲜亮。不必拘泥于形式,大胆去碰、去试,在笔尖与色彩的碰撞里,绘出自己的人生。

▲图为向小朋友们分发蜡笔和彩铅。赵恒慷 供图

在分别之际,小朋友们纷纷把自己的作品送给喜欢的哥哥姐姐。小小的手掌捧着方方正正的画纸,上面是稚嫩的线条、大胆的色彩,或许还有歪歪扭扭写着的名字。每一位实践队员从小小的手里接过来方方正正的画纸的时候,想必内心都怀揣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快乐,正值童年的他们与全体实践成员的童年回忆,深深的重叠在一起。

▲图为小朋友们送给所有实践成员的油画。王鑫媛 供图

就这样把满心的欢喜,都画进一张纸里;就这样毫无保留地,把喜欢捧到别人面前。

在“三下乡”的诸多活动里,这样的互动或许算不上特别起眼——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也没有复杂精巧的设计,只是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握着画笔聊聊色彩,或是听他们讲画里的小故事。

▲图为小朋友在认真的绘画。赵恒慷 供图

可就是这些寻常的瞬间,藏着最动人的力量。当孩子举着沾满颜料的小手,把画得歪歪扭扭的“礼物”塞进你手里时;当他们睁着好奇的眼睛,追着问“姐姐,这个颜色怎么调才会更亮呀”时;当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一句夸奖能让他们笑成一朵花时……那些真实的、滚烫的触动,悄悄在心里扎了根。

▲图为实践成员与小朋友们的合影。赵恒慷 供图

这些感受或许说不出多么深刻,却像掌心的温度一样清晰,像童年的画面一样鲜活。它们无关宏大,只关乎彼此真诚的联结,是任何场景都替代不了的、独属于此刻的珍贵。

撰文|王鑫媛 高通

图片|赵恒慷 钟佩琳 陈琳

审核|康雅 康丽 姚鑫鑫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通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11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