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号召,推动科技创新服务民生,2025年7月11日,山东理工大学“荧侦探”实践团师生一行,走进本地肉品加工企业——山东亚太中慧食品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考察。此次活动聚焦团队自主研发的荧光探针检测技术在肉制品及加工环境安全评估中的应用实践,旨在摸清肉类从养殖到加工环节的安全状况,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助力构建更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架起实验室尖端科技与公众餐桌安全之间的桥梁。期间,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姜素琼书记代表学院向该公司授予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荣誉名牌,为双方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在山东亚太中慧食品有限公司的集体合照 企业人员 摄
实践团队抵达山东亚太中慧食品有限公司后,在企业负责人的热情接待下,首先参观了公司的企业展厅。负责人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和视频解说,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及核心产品线。从畜禽养殖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到终端产品的市场覆盖,从年加工能力到质量管控体系等关键信息,让团队对企业有了全面了解,为后续开展针对性检测工作提供了重要背景支撑。
图为企业负责人讲述公司发展历程 闫伟鑫 摄
随后,企业人员带领团队进入肉品加工车间。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转令人印象深刻:肉品原料经过检疫、预处理、分割等一系列工序后,进入低温杀菌环节,再通过智能化包装设备完成分装,全过程实现了密闭化、标准化操作,充分展现了现代化肉类加工企业的技术实力。在企业的检测中心,团队看到了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这里配备了细菌检测仪、成分分析仪等多种先进设备,能够对原料肉品及加工过程中的样品进行快速、精准的检测,确保产品安全。实践团队仔细观察了设备的运行情况,向企业技术人员请教了检测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围绕肉品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控制、污染物检测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企业人员介绍:“肉品加工对卫生条件要求极高,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我们的检测设备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荧侦探”实践团队则分享了荧光探针检测技术在实现肉品腐败提前预警检测方面的优势,探讨了该技术在肉品加工环节应用的可行性,为企业提升检测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图为讲解员讲解肉类食品生产线 闫伟鑫 摄
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按计划顺利举行。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姜素琼书记与山东亚太中慧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共同为基地揭牌。姜素琼书记表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高校与企业深化合作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将为山东理工大学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共同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图为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闫伟鑫 摄
授牌仪式后,实践团队与企业还就人才培养与就业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我们专业所学的食品检测、微生物学等知识,与贵公司的生产检测需求高度契合。”“荧侦探”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背景说道。双方围绕学生实习实训、技术研发合作、就业岗位供给等方面交换了意见,企业介绍了在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等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并表达了与学院开展长期合作的意愿。
图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闫伟鑫 摄
此次活动不仅让“荧侦探”实践团深入了解了肉品加工的全流程技术,探讨了质量管控、安全检测等具体问题,更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授牌,搭建了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的桥梁。未来,双方将以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深化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更多先进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共同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 伍锡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施方媛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