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李飞翔)2025年暑假,一支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6名师生组成的“华水扬帆,红心启航”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队深入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开展了一场以“兰考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挖掘兰考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应用。实践队先后参观了焦裕禄纪念园、焦裕禄纪念馆、梦里张庄以及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等重要红色地标,通过实地考察、采访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焦裕禄精神以及兰考红色历史的传承。
实践队首站来到焦裕禄纪念园。园内松柏常青,气氛庄严肃穆。实践队员们整齐列队,向焦裕禄烈士墓碑敬献花篮,表达对这位人民公仆的深切缅怀。“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虽短,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实践队指导老师任小溪在现场向成员们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感慨地说。在焦裕禄纪念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朴素遗物、一段段感人故事,生动再现了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治理“三害”的艰辛历程,无声诉说着焦书记“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滚烫初心。队员们驻足凝视,不时低声交流。实践队员吴诗宇在参观后表示:“看到这些展品,仿佛能看到焦裕禄书记在风沙中奔波的身影,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
▲图为实践队员拜谒焦裕禄烈士之墓 宋尚儒 供图
离开纪念园,实践队走进了梦里张庄。如今的张庄,已从昔日风沙肆虐的贫困村,蝶变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在村里,实践队成员与当地讲解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村民大爷回忆道:“以前咱这穷啊,多亏了焦裕禄书记带领大家治沙,后来又在党的好政策下,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接着,实践队员随着讲解员的脚步走进“幸福路”,参观了村里的特色产业,如红晴天醋工艺、张庄布鞋,宝葫轩非遗文化馆等,深刻感受到在焦裕禄精神激励下,张庄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解员动情地诉说着焦书记带领大家翻淤压沙、种植泡桐的艰辛岁月,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张庄在焦裕禄精神引领下,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看今日特色产业蓬勃、乡村旅游兴旺,这片土地由黄变绿、由穷变富的壮丽史诗,正是焦裕禄精神最鲜活、最动人的时代回响。“张庄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延续,这种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实践队长张赛达说。▲图为实践队员聆听讲解员介绍张庄发展 吴诗宇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梦里张庄 王铭锦 供图
在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实践队员聆听了当年毛主席视察黄河的故事,了解了黄河治理的历史变迁。“毛主席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几十年来,无数人为此付出努力,这背后体现的正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责任感。”实践队员陈嘉在参观后表示。队员们还沿着黄河岸边进行了考察,亲眼目睹了黄河的壮丽景色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焦裕禄纪念园成员合照 宋尚儒 供图
此次兰考之行,实践队收获颇丰。实践队不仅深入了解了焦裕禄精神以及兰考的红色文化底蕴,还通过与当地群众的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兰考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实践队表示,将认真整理此次实践成果,通过撰写调研报告等形式,让更多青年了解兰考红色文化,传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春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撰稿:梁静怡 )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飞翔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