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探寻河洛大鼓的奥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河洛拾珍,匠心传温”暑期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7-12 12:14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高广凡 许芯歌   阅读 6.1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报告总结

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高广凡)7月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乌拉尔学院“河洛拾珍,匠心传温”社会实践队走进河洛大鼓非遗传承人张怀生的工作室,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河洛大鼓学习之旅,近距离感受这项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

河洛大鼓图片

刚踏入工作室,张怀生老师热情地迎接实践队成员,简单的寒暄过后,便直接进入了精彩的展示环节。张怀生老师端坐鼓前,神情专注而庄重,双手轻轻拿起鼓槌与简板,随着一声清亮的板响,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拉开帷幕。

张怀生老师率先展示了河洛大鼓的经典演奏。鼓槌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时而如疾风骤雨,急促的鼓点瞬间点燃全场气氛;时而又轻柔舒缓,似潺潺流水,娓娓道来故事的情节。配合着抑扬顿挫的说唱,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跃然而出。他的表演将实践队成员们带入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世界,大家都沉浸其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张老师展示河洛大鼓的演奏

随后,张怀生老师又为同学们展示了背调音乐的演奏。不同于经典演奏的直白明快,背调音乐更加婉转悠扬,韵味十足。独特的节奏与旋律相互交织,展现出河洛大鼓丰富的音乐层次。张怀生老师一边演奏,一边耐心地为实践队成员们讲解其中的技巧与特色,让他们对河洛大鼓的艺术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张老师用传统乐器演奏河洛大鼓的背调音乐

展示结束后,张怀生老师手把手地教导实践队成员们基本的鼓点打法和简板的使用技巧。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鼓槌的力度、简板的配合,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在张怀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逐渐能敲出简单的节奏,每一点进步都让大家兴奋不已。

实践队成员和张老师学习河洛大鼓的基本演奏技巧

此次研学,“河洛拾珍,匠心传温”社会实践队的同学们不仅跟随张怀生老师学习了河洛大鼓的演奏,更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热爱。那一声声鼓板之音,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文化的传承。相信,在像张怀生老师这样的传承人的努力下,河洛大鼓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必将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的魅力。

实践队成员和张怀生老师的合照

三审:王逸凡 屈嘉祎 许芯歌

三校:张楚楚 高广凡 许童歌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高广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0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