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广东省 “百千万工程”,扎实开展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东莞城市学院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 “莞迹遗韵,匠心传艺” 项目团队,聚焦本土非遗文化传承,奔赴东莞市石龙镇,开启对红漆描花木屐这一传统工艺的探寻之旅,以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与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图由莞迹遗韵•匠心传艺突击队拍摄
溯源非遗 步履不停
7 月 3 日清晨,团队成员满怀期待地踏上前往石龙镇的路程。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是红漆描花木屐的重要传承地,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骑楼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仿佛还留存着旧时木屐作坊的印记,等待着团队去探寻其中的故事。
图由莞迹遗韵•匠心传艺突击队拍摄
深入走访 挖掘底蕴
抵达石龙镇后,团队首先走进当地文化馆,在丰富的档案资料中仔细梳理红漆描花木屐与石龙镇的深厚渊源。据记载,这里曾是东莞木屐制作的集散地,鼎盛时期有十余家作坊,苦楝木的清香曾飘散在街巷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图由莞迹遗韵•匠心传艺突击队拍摄
团队成员们一边实地走访古镇的街巷,追寻老手艺的踪迹,一边与当地的手艺人交流,尤其是梁锦泉师傅,认真聆听他讲述木屐制作的技艺细节和背后的民俗故事。大家用镜头捕捉着每一个珍贵的瞬间,从木屐原料的选取到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详细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整理与传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图由莞迹遗韵•匠心传艺突击队拍摄
匠心传承 赋能振兴
目前,团队正以收集到的影像素材和调研资料为基础,系统梳理红漆描花木屐的技艺传承脉络和民俗文化内涵。接下来,将通过制作纪录片和短视频等形式,把梁锦泉师傅等手艺人的匠心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非遗技艺。同时,团队还计划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新路径,助力红漆描花木屐在 “百千万工程” 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为石龙镇的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图由莞迹遗韵•匠心传艺突击队拍摄
本次 “三下乡” 实践活动,团队深入石龙镇探寻红漆描花木屐非遗文化,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接下来,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新媒体传播等方式,让更多人关注本土非遗,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为 “百千万工程” 的推进和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由莞迹遗韵•匠心传艺突击队拍摄
通讯员:吕莹洁、廖旭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