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元帅精神,感悟振兴实践——四川师范大学“青春逐梦·乐至行”实践队奔赴资阳市乐至县开展“红文旅农”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09 23:42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秦香兰   阅读 6.2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大学生云报7月10日讯(通讯员 秦香兰、黄邱宇、刘钟星、刘静媚、严流、雷敏、罗雨婷)为了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大力传承红色文化,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精神,正值全民族抗战88周年纪念日,7月7日上午,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逐梦·乐至行”实践团队前往陈毅故里、帅府粮仓等地开展实地红色主题研学活动,深入了解陈毅元帅的光辉生平与不朽革命精神,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陈毅故里的合影

团队成员依次参观了黄桥决战浮雕、陈毅诗艺苑、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和陈毅故居。在黄桥决战浮雕前,团队成员重温了新四军在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指挥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事迹,感悟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在陈毅故居,团队成员重点学习了陈氏家族“义门世家、耕读传家”的核心家风家训,感受陈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对陈毅元帅的成长和个人品德产生的深远影响。

图为实践团成员驻足观看陈毅元帅带领“新四军”的历史

在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的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深深感受到陈毅元帅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斗争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也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精神的支撑,在今后必须对其传承与弘扬。

7月7日下午,实践团队来到了乐至县大佛镇双堰塘村,在村支部书记的介绍下,团队了解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乐至县大佛镇以破解资源瓶颈为突破口,创新探索“特色产业全链升级、服务赋能增效、联农带农共赢”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们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既走出了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又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

图为实践团成员聆听村支部书记对大米加工的介绍

从2021年9月伊始,双堰塘村开启了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之路。通过购置新型农机,扩大业务范围,带领村民增收。迄今为止,该村集体经济企业总产值高达几百万元。从育苗机到自动插秧机,从粮食烘干机到大米初加工机器,再到无人机“突防”施药,种种农机的排列,展示出了双堰塘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决心与成果,也让团队成员们从亲身实践中感悟到了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最后,实践团队前往大佛镇铁牛湾村参观集体经济产业,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成员们走进圆黄梨种植基地及前胡中药材种植基地,实地感受大佛镇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三农”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图为驻村第一书记对前胡中药材的介绍

在团队“红文旅农”的实践过程中,成员们深深体会到红色文化的磅礴力量以及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大家一致表示,要将学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在学习和生活中书写属于青年学子的奋斗华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秦香兰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03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