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下乡:响应国家战略,赋能乡村未来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科韵渝夏”三下乡团队“科创筑梦,助力双减”大学生暑期科学课程送教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推动科学教育普及,助力乡村教育振兴,2025年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科韵渝夏”三下乡团队走进荣昌区学院路小学,开展“科创筑梦,助力双减”大学生暑期科学课程送教活动。志愿者们以“气弓箭打靶”为实践载体,通过“原理讲解—动手制作—比赛评分”的创新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真正实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育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近年来,教育部联合中国科协印发《关于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鼓励高校和科技场馆走进中小学,弥补乡村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科普培训基地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将优质科学课程送到乡村孩子身边。
“气弓箭打靶”课程设计紧密结合物理学中的“气压作用”与“抛物线运动”原理,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志愿者何雨霞以趣味视频展开课堂,抓住学生们眼球的同时将晦涩难懂的知识深入浅出,配合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让孩子们轻松掌握“为什么压缩空气能推动箭矢”“如何调整角度才能精准命中目标”。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虽然遇到部分难题,但在各位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最终都成功完成两个箭支的制作。
(图为完成箭支制作的同学留影)
在简易搭建的打靶场内,气弓箭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一声响彻校园的“砰”,第一支完全由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的箭支划破气流,带着七月独属的热烈,深深扎在黑色环形靶上。“8环!”安静空旷的场地内,负责计分的志愿者高声喊出同学们的成绩,伴随着校园里最童真的喜悦,发出科技新兴振聋发聩的回响。
(图为同学们正在进行比赛)
志愿者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的同时,也接收到了来自同学们最纯真的感谢。看见负责为气功箭发射器加压的志愿者们满头大汗时,学院路小学的孩子们自发来到志愿者身边,用自己小小的力量,为这场比赛做出大大的贡献。课程末尾,志愿者们不负同学们的努力,为前三名的同学们记上丰富的奖品,鼓励未能取得最好成绩的同学们,全面带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促进科学课程教育结下累累硕果。
(图为同学们帮助志愿者)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传统“填鸭式”教学难以激发乡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而实践性课程则能有效弥补这一短板。从“双减”落地到“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学教育的普惠性关乎国家长远发展。重庆师范大学学子以青春之力桥接城乡教育鸿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未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科普培训基地将继续深化课程设计,联合更多社会力量,为科学教育注入持久活力,让创新的种子在广袤田野间生根发芽。(图片:黄悠然)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慧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