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7月8日,浙江农林大学“青垄ART+”脉流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立足前期调研基础,围绕开化县下淤村建设与旅游发展,通过系统梳理数据、深度研讨分析,进一步细化优化实践方案,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图 1下淤村街景风貌
首先,实践团成员开启前期调研复盘工作,对走访过的点位进行细致梳理,针对重点区域展开深度剖析,全面分析下淤村主要产业的业态构成、竞争优势与发展瓶颈,同时明确下一阶段的调研方向与重点。此外,团队还对座谈会中勾勒的村庄发展规划进行提炼总结,深入解读其中传达的发展理念与目标,研判下淤村未来发展趋势。
图 2座谈会风采回顾
实践团完成前期调研复盘后,分组开展工作。成员走访开化县泛下淤片区周边村落,探索组团式协同发展路径;深入下淤村补全调研盲点,与村干部、村民交流,挖掘村庄潜力。同时,团队梳理调研问卷数据,分析群体需求,完善村内功能区布局与定位,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夯实基础。
图 3团队成员参观两山馆
除此之外,实践团积极拓展合作,与“青耘乡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成果交流活动。双方分享各自调研成果与创新思路,围绕各村生态底蕴、设施短板与资源禀赋展开研讨。随后实践团召开内部总结会,成员们再次全面梳理下淤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头脑风暴,初步提出多条旅游路线设计方案,为下淤村旅游路线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图 4团队讨论
下一阶段,实践团将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围绕“下淤村旅游路线优化”,开展针对性设计提升。团队以农文旅融合为导向,锚定打造国家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目标,擦亮下淤村“中国休闲美丽乡村”等金字招牌,着力建设集艺术、文化、游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地标。实践团用脚步践行乡村振兴,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与推动者。随着青年力量不断注入,下淤村必将绘就更绚丽的乡村振兴图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图:俞梦婷
文:陈楚晗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俞星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