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医学生专业实践、提升公众健康素养,7月6日,大理大学医学部“青医研学・乡行助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在洱海生态廊道开展“青囊伴洱行・健康博览汇”科普活动。该活动依托廊道日均千余人流量,打造“移动式健康科普基地”,聚焦儿童成长指导、慢性病预防、急救技能三大核心需求,为市民游客送上专业医学知识与趣味互动体验,助力“健康大理”建设。
图为实践队员活动合照
活动现场设置儿科智慧站、康复活力营、明眸视界馆、皓齿工坊、急救先锋站、健康加油站六大功能区,形成全周期健康管理闭环。在“儿科智慧站”,医学生运用脊柱评估尺、婴幼儿模型等教具,开展脊柱健康筛查与异物卡喉急救演示;“明眸视界馆”通过磨砂眼镜、管状视野模型让参与者直观感受白内障与青光眼患者的视界,学习眨眼训练和护眼知识;“急救先锋站”则以CPR模型、海姆立克法分体教具为载体,进行标准化急救技能培训。此外,平衡测试、血压测量、刷牙教学等互动环节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带队教师王星老师表示:“当村民主动要求反复练习急救技能时,我们看到了基层对急救知识的迫切需求。”
图为实践队员活动结束健康树展示
这场浸润着医学生专业热忱的实践活动为医学生提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能力的平台,形成“科普-筛查-干预”全链条服务模式,真正实现医学知识从校园到社区的“最后一公里”传递。活动吸引了超700人次参与,让青年学子在“把医学知识送到民众身边”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基层内涵。团队后续将延续“移动科普”模式,定期在洱海廊道开展健康服务,让医学知识如洱海清流般浸润公众生活,为健康大理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队员活动结束的健康承诺图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爱洁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