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支教润童心,妙笔绘墙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5-07-07 20:49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桐   阅读 464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近日,茂名高州市石仔岭街道陈大岭村的乡间小路上,跃动着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胜羽突击队”的队员们,带着热忱与画笔深入乡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专业为犁,深耕于乡村教育的土壤;以色彩为媒,描绘着红色精神与乡村振兴交融的崭新画卷;更以多元课堂为载体,在七月骄阳下谱写了一曲服务乡村、启迪童心的青春交响。

多元课堂启智润心,美育种子播撒希望田野

在陈大岭村,胜羽突击队将精心设计的“七彩课堂”搬进乡村教室,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艺术的盛宴。巧手生花的手工课上,队员们引导孩子们发展思维,用灵巧的双手将寻常材料化作充满童趣的艺术品,创造力在指尖悄然绽放。红歌嘹亮的音乐课堂中,《龙的传人》等经典旋律回荡,队员们不仅教唱,更讲述歌曲背后的故事,让红色基因在稚嫩的歌声中传承,爱党爱国情怀厚植心间。奇趣探索的物理实验环节,简易而神奇的小实验点燃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之火,他们瞪大眼睛观察现象,踊跃动手参与,在惊叹与欢笑中初探科学奥秘。这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美育、德育与科学启蒙的深情播撒,在孩子们心田埋下热爱学习、追求美好、探索未知的火种,点亮了乡村未来的无限可能。

队员们营造的沉浸式课堂(黄辰希 摄)

红韵筑墙艺术赋能,笔墨丹青焕新乡村容颜

与此同时,突击队的另一支创作力量正顶着烈日,在陈大岭村的墙面上挥毫泼墨,进行着“艺术乡建”的生动实践。他们以乡村振兴与红色传承为主题,精心构思设计。一面面曾经斑驳的旧墙,在队员们的妙笔之下焕发新生:鲜红的党旗迎风招展,象征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勾勒出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动人图景。这些饱含深情的墙绘作品,成为村中亮眼的“红色风景线”,既美化了人居环境,更将爱党爱国情怀、科学探索精神与乡村发展的蓬勃气象,以最直观、最艺术的方式浸润到村民心间,引来众多村民驻足欣赏、交口称赞。

队员在烈日下绘画(黄辰希 摄)

青春答卷实践淬炼,双向奔赴共绘振兴图景

“在陈大岭村的每一天,汗水浸透衣衫,但当看到孩子们举着手工作品绽放的笑脸,听到他们用童声唱响红歌的嘹亮,围观他们做实验时好奇发亮的眼睛,还有乡亲们对墙绘竖起大拇指的肯定,所有的疲惫都化成了沉甸甸的收获与幸福。”一位队员在分享实践感悟时动情地说。深入基层的实践,让队员们真切触摸到乡村振兴的脉搏。他们用专业所学服务乡村所需,在多元互动的课堂中体悟教育价值,在烈日下的墙绘创作中磨砺意志品格,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深化乡土认知。这堂行走的“思政大课”与“实践熔炉”,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洪流、以青春力量助力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

支教组和孩子们的合照(黄希辰 摄)

岭南师范学院“胜羽突击队”此次陈大岭之行,是一次美育与科学启蒙的火种播撒,是一次红色基因的艺术书写与歌声传扬,更是一次青年学子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他们以画笔为桥,以歌声为媒,以知识为帆,连接起高校智慧与乡土情怀,用青春的汗水、创意与热情,在粤西大地上绘就了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壮美篇章,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澎湃而多元的青春动能。

撰文/黄丽雯、郑欣怡、吴桐 摄影/黄希辰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吴桐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6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