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赴目标,协作谱新章 ——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赴芜湖市烈士陵园 “项目e站”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07 18:31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梦缘 李贤 王一诺   阅读 1.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本网讯(通讯员 李贤 王一诺)7月7日,这一天是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七七事变纪念日,也是“智敬英魂”团队在安徽师范大学学苑南楼4号楼实验室持续推进工作的第七天。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团队成员们在专注项目的同时,缅怀着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铭记着先烈们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建模组:优化交互体验,提升项目质感

建模组专注于VR场馆的交互体验升级,组员已能熟练运用Unity,并集成DeepseekAI,实现与其交流。在此基础上,建模组为虚拟场馆新增了多处实用交互点,使用户操作更便捷流畅,并同步推进AI小助手的界面优化工作,从视觉呈现到操作逻辑进行细致打磨,全方位提升项目的用户体验感。

建模组成员们时刻铭记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将红色精神融入到每一个交互点的设计中,让用户在体验项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先烈们的伟大精神。

图为建模组成员编写代码工作现场(安徽师范大学 李贤 提供)

NET组:攻克技术模块,前后端协同增效

建NET组完成全景图地图控件开发,成功实现地图跳转功能;完成网站后台统计页面的前端界面,同步开发部分后端接口。前后端正协同稳步推进。

在技术攻坚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将使命感转化为技术突破的动力,努力为项目打造坚实的技术基础,以实际行动传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

图为建NET组成员编写代码工作现场(安徽师范大学 王一诺 提供)

APP 组:深耕资料整理,夯实 AI 应用基础

建APP组围绕AI小助手的资料整理开展工作,小组长梁峻铭在队长孙楚涵组织的会议上汇报项目进度与规划。小组具体规划包括两个“明确”和两个“确保”,分别为:明确目标为整理高质量主题资料供AI小助手使用,确保其能精准回答纪念馆展品及历史背景相关问题,表达方式庄重且富有教育性,凸显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明确资料要整理成有条理的文本,既能用于模型训练、提取关键信息、精准查找等技术操作,也能直接作为提示内容或系统设置的一部分,方便用户通过关键词匹配让模型自动补全回答;确保AI小助手的知识图谱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展区的背景知识、革命历史常识、纪念馆里常见的问题、展品相关的问答整理以及红色精神的引导话术;确保项目文档信息结构化,后续资料整理规范统一。

在数据资料整理过程中,建APP组成员们深入研究七七事变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事迹,将这些内容融入到AI小助手的知识图谱中,以此向用户传递红色文化,弘扬先烈们的伟大革命精神。

图为建APP组组长梁峻铭汇报进度(安徽师范大学 王一诺 提供)

复盘总结明方向,跨组联动促攻坚

此外,队长孙楚涵当日召集各小组长召开进度会议,共同复盘第一阶段的进展,明确下一阶段的核心目标为聚焦功能落地质量,强化跨组协作衔接,确保知识图谱、语音技术、交互界面等模块高效联动,全力推进项目整体进度。 在会议中,队长孙楚涵也鼓励团队成员们以先辈们的精神为指引,继续努力,将项目打造成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的重要载体。

图为队长孙楚涵召开组长会议(安徽师范大学 李贤 提供)

团队成员们每一份专注的投入都在为“智敬英魂”项目的推进积蓄力量。每一次技术的打磨、每一处细节的完善,都承载着团队对红色文化传承的责任与担当。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7月7日,团队成员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也将这种精神融入到项目中,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随着各小组协作日益紧密,项目成果愈发清晰。在接下来的进程中,团队将继续以严谨态度深耕细作,用创新实践诠释初心,不断突破挑战,让项目成果更好地彰显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未来绽放更多精彩!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梦缘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5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