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乡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温州市苍南县莒溪镇开展社会实践(三)

发布时间:2025-07-07 15:15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季梓莹 俞星辰   阅读 5.7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实践报道

7月4日,浙江农林大学“山水乡望”暑期社会实践团将调研视角转向莒溪镇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入石洞景区与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系统考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精神价值转化路径,为“一镇一品”特色文旅体系注入精神内核与历史厚度。

图1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一)深入红色地标,探索红绿融合新机

石洞景区以壮阔瀑布景观与红色基因的独特交融彰显出核心价值。实践团实地踏勘发现,奔涌的瀑布既是自然奇观,更可成为红色叙事的天然载体,其磅礴气势与革命精神形成意象共鸣。当前景区虽具备资源禀赋优势,但未能通过动线设计、场景叙事实现“山水载魂”的深度融合,在“Z世代”偏好的互动叙事与技术赋能层面仍有提升空间。

图2 石洞景区瀑布景观

(二)凝炼红色内核,溯源革命精神谱系

在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团队通过详实史料与文物陈列,深度追溯1936年刘英、粟裕率部进驻田寮的革命历程,梳理出“党群同心、不畏牺牲”的鲜明精神主线。馆内21位革命烈士事迹及1985年老区镇命名历史,凸显了莒溪作为浙南革命热土的独特地位,为后续团队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场景奠定丰厚史实基础。

图3 团队参观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三)凝练实践所得,擘画文旅融合蓝图

本次红色之旅标志着实践团完成莒溪生态、文化、历史三维资源体系深度调研。团队深刻认识到,莒溪“一镇一品”核心竞争力在于三重融合:以峡谷探险激活生态魅力,以畲族非遗与廊桥技艺彰显文化独特性,更需以红色基因筑牢精神地标。下一步,团队将着力设计“红绿交织”的特色文旅体系,让红色历史在峡谷流水与畲寨炊烟中焕发时代光芒。

图4 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合照

图片:张志超

文字:季梓莹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俞星辰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47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