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7日讯(通讯员 李佳阳、张蕊、李子晏)葛源是红色革命的热土,有着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为继承发扬伟大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基因,保存红色故事与珍贵史料,2025年7月3日,上饶师范学院“可爱的中国”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团对葛源以邱爱斌为代表的多位烈士后代进行专访,通过与先烈后辈面对面交谈,聆听革命故事,向新时代青年发出传承红色基因的号召。
图为邱金辉烈士
邱金辉(1904—1928),江西横峰人。1925年入南昌讲武堂军士训练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回乡从事革命活动,在葛源组织农民革命团。1927年底参加弋横暴动,任第六路指挥。1928年5月任工农革命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第一营第一连连长。6月底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7月11日壮烈牺牲。
图为邱金辉革命烈士证明书
此次专访中,宣讲团有幸采访到了邱金辉烈士的后代——邱爱斌。访谈开始前,邱爱斌作为讲解员带领宣讲团成员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介绍了方志敏、黄道、邵式平以及爷爷邱金辉等先辈的革命事迹。“这是我爷爷当时牺牲的场景,国民党把他绑在一个十字架上,在左右肩胛上面各剜了一个洞插上蜡烛,而且最残忍的是还要在头顶上钉一个洞插上香,国民党用最残忍的酷刑也没有丝毫动摇他革命的心。最后牺牲的时候,他说,杀吧,杀死我一个,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会胜利。”邱爱斌在现场娓娓道来。
图为邱爱斌(右一)在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讲解
由于从小耳濡目染,邱爱斌深受老一辈革命家舍生忘死的精神的触动。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葛源这块红色土地的革命历史,邱爱斌自2017年成为了一名义务讲解员。八年来,他始终把“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作为自己的使命,义务讲解爷爷及其战友们的英勇事迹。今年七一前夕他已经接待来自抚州、德兴多批旅游团。邱爱斌表示,政府会对红色资源更加重视起来,他本人也对讲红色故事更有信心,所以他要让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同时,他也对新时代青年提出殷切希望:“爷爷这样的精神指引着我前行,直面挑战困境,也希望你们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图为宣讲团成员李佳阳(右一)采访邱爱斌(左一)
作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葛源的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牺牲,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58名,占全县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除邱爱斌外,宣讲团还走访了葛源村、枫林村等多个红色名村,走访多位烈士后代,聆听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在葛源村,王本泉烈士的后代王结财激动地表示:“父亲和伯伯们都是为了革命而牺牲的,他们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正如他们生前所说‘共产党还在、红军还在,将来的天下还是共产党的天下。’在党的领导培育下,家里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中有共产党员10余名。都在为国争光,为民造福。”先烈精神永传史册,红色家风一脉相传,这正是对王结财一家的真实写照。
图为宣讲团成员李佳阳(左一)采访王结财(右一)
走进枫林村汪家,“干本分活,行侠义事,做正直人”、“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的家训口口相传、深入人心。这不仅是汪家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更承载着革命年代的特殊印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艰苦奋斗,砥砺前行。
图为宣讲团成员任佳艺(右一)采访汪清元(左一)
此次革命烈士后代的寻访之旅,既是对红色记忆的追寻,也是对来路的回望和初心的重温,更是为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汲取砥砺奋进的不竭力量,激励着我们继续深挖革命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文字| 李佳阳、张蕊
图片| 李子晏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佳阳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