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政法学院”星火筑梦,民族同心“实践团 走访老党员陈金铭,照亮青春征程

发布时间:2025-07-05 22:53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万怡涛   阅读 3.3千+一键复制本页标题和网址

新闻报道

2025年7月5日,新疆政法学院“星火筑梦,民族同心”三下乡实践团走进图木舒克市团结社区,专访88岁高龄的老党员陈金铭同志。岁月未改老人矍铄神采,他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向青年学子讲述了一段与边疆同频共振的人生历程。

▲图为陈金铭老人与”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合影

“1959年穿上军装,1961年在党旗下宣誓——能为国家扛担子,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老人指着陈列的“五好战士”奖状与“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目光灼灼。泛黄的奖状记录着1960年代练兵场上的热血时光,鎏金的纪念章则映照着他从北京军营到新疆戈壁的人生轨迹。当队员问及艰苦岁月的坚守动力,他坦言:“物资匮乏的年代,共产党员的肩膀就是要扛住党和国家的嘱托。”

▲图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1965年响应号召进疆时,这里还是一片荒滩。”老人的回忆掀开了屯垦戍边的历史画卷:在紫外线灼人的戈壁开挖渠道,皮肤“晒破结痂再磨破”;啃着干硬馍馍就着菜汤,夜晚睡在透风的地窝子里。但他始终把“不怕苦、不怕累”的誓言刻在渠坝上——如今枝繁叶茂的防风林带,正是当年他们用坎土曼(注:新疆传统农具)开垦出的生命防线。更令人动容的是传承的力量:“我儿子受兵团精神感召,也穿上军装扎根新疆,这就是精神种子最好的发芽。”

▲图为陈金铭老人与妻子合影

临别时,老人紧握着队员的手,字字千钧:“孩子们要把根扎在边疆,学知识、强本领。记住兵团精神不能丢——艰苦奋斗是底色,无私奉献是本分,开拓进取是担当。国家哪里需要,你们就要像当年我们一样,挺直腰杆顶上去!”这番嘱托让实践队员眼眶湿润,笔记本上飞快记录下“扎根边疆、信念如磐”的八字箴言。

▲图为陈金铭老人与实践团成员合影

此次跨越代际的精神对话,恰似一盏明灯。陈金铭老人用“扛担子”的一生诠释兵团精神,让新时代青年读懂:何为信仰的重量,何为青春的方向。当实践团成员离开社区时,夕阳正为戈壁镀上金边,正如老人所说的“精神种子”,已在青年心中埋下奋进的芽。

文字 | 万怡涛 姜宝鑫 沈颖 杨寓涵

图片 | 李雅希

一审 | 万怡涛  二审 | 李雅希   三审 | 沈颖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转载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万怡涛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102 赞
  • 相关新闻
    为你推荐